7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已經正式宣佈,將在幾周後開始從德國撤軍。撤軍方案是:美軍撤走11900人,其中一部分美軍會被重新部署在其他歐洲國家。另一部分美軍將返回美國本土待命。

儘管美國仍然在德國保留了24000人規模的駐軍,但此次從德國撤軍的行爲,仍然被國際智庫解讀爲具有深遠意義的事件。儘管目前還不能確定美國的下一步動作,但有一點確實是肯定的。那就是,此次撤軍行動,將是美國的一次戰略調整。而這種戰略調整究竟對德國意味着什麼,只能有待歷史來檢驗。不過,美國的撤軍也引起了人們對歐洲未來形勢以及德國未來如何定位的問題的討論,自然也包括德國是否需要美國保護的問題。

對於德國是否需要美國保護的問題,可以用“假設”來分析與解讀。也就是說,假如美國從德國全面撤軍(不留一人)的話,甚至於,美國從歐洲撤回北美老巢,不再過問歐洲事務了,德國會面臨一個什麼樣的局面呢?

德國目前是歐洲的第一大經濟體,也是歐盟的實際領導者之一。如果美國人“世外桃源”了!那麼,德國就必須與法國(英國走了,三巨頭只剩其二)一起承擔起歐洲的領導責任。那麼,在歐洲的地緣政治中,也就會形成歐洲與俄羅斯的“共存”局面。

從歷史來說,儘管俄羅斯一直視自己爲歐洲國家,但在歐洲的主流聲音中,絕大多數歐洲國家“不認爲”俄羅斯能夠融入歐洲。而事實上,俄羅斯也不可能只以歐洲國家來“定位”自己。那麼,也就極有可能會形成歐盟國家與俄羅斯不得不“共存而又競爭”的局面。不得不“共存”,那是因爲俄羅斯在地理座標上與歐洲是一個“整體”,在經濟上也有互補(主要是能源)。而“競爭”自然是“影響力”的競爭,其中包含不同的價值觀及行爲方式,意即“地緣政治”。

舉凡有地緣政治的博弈,軍力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在俄羅斯與歐洲的軍力對比中,即便是包括英國在內,歐洲也要弱於俄羅斯。在英國“轉身”離開後,俄羅斯的軍力更是處於“碾壓”式的存在。“影響力”的天平自然向俄羅斯傾斜。而作爲曾經的世界性軍事強國,曾經的歐洲“老大”,現在的歐洲第一大經濟體的德國,自然不會心甘情願的讓歐洲被俄羅斯左右。然而,自己以及歐洲的軍力卻又無法與俄羅斯抗衡,那麼,這種“尷尬”也難免會使一直內心“高傲”的德意志人“心有不甘”。

有人可能會說,德國能夠長期接受美國的領導,那爲什麼又不能與俄羅斯“合作”呢?有三點原因,也可以說是本質區別。一是美國是個“外來戶”,而俄羅斯卻是個“搬不走”的永遠“存在”。即便是在歐洲,它們同樣有“遠交近攻”的定式思維。二是美國與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有着“歷史淵源”。美國的建國者是歐洲裔。即便是現在的美國,其德裔比例依然很高。所以,它們的文化底蘊是“相通”的。反觀與俄羅斯的關係,儘管德國與俄羅斯在歷史上有過合作,但那都是短期的,且純屬利益的“結合”。而在價值觀及行爲方式上,顯然又是格格不入的。三是近現代以來,德國一直都是個世界性的重量級軍事強國,也是一戰和二戰的始作俑者。儘管在二戰中被英,美,蘇等同盟國陣營所聯合“擊敗”,但德國人的內心其實是“不服”的。或者說,它的那份“高傲”依然埋藏在心中。所以,德國是不可能心甘情願的充當俄羅斯“小弟”的。

根據今年1月底出爐的美國2020年GFP數據,在全球軍力綜合排名中,德國僅列在第19位。德國總兵力位212650人,規模上僅列世界第28名。德國擁有各種飛機712架,數量排名世界第17位。陸軍方面,德國擁有坦克245輛,裝甲車4583輛,自行火炮108輛,火箭炮38門。以上這些武器數量無一進入世界前20名。在海軍方面,德國沒有航母,沒有驅逐艦,僅有護衛艦9艘,潛艇6艘,掃雷艇12艘。

顯而易見,德國的軍隊規模,武器數量不能與俄羅斯“相提並論”。這還不算,由於多年來在北約中“混水摸魚”,不需要爲自己的安全擔心,不僅國防投入少,而且日常訓練也是得過且過,導致一些武器維護上“怠慢”,戰力也自然不可能強。《英國防務雜誌》網站在今年2月初曾報道說,德軍的主要裝備妥善率已經低到令人震驚的程度。在2019年11月份的“評估”中,德軍53架“虎”式直升機中僅有8架能夠正常使用。99架NH-90直升機中只有12架能夠確保安全使用;128架颱風戰鬥機只有39架,93架狂風戰鬥機中僅有26架可以承擔作戰任務。而美國《大衆機械師》早在2017年12月就報道說,德國的護衛艦中只有5艘可以執行任務,而6艘潛艇則全部不能“執行作戰任務”。這樣的德軍顯然已經不是人們頭腦中“留存”的德軍形象了。

試想,以目前的德軍規模,狀況及戰鬥力,假如美國迴歸北美“老巢”的話,德國又如何領導歐盟博弈地緣政治呢?這是一個現實問題,也是一個令德國“尷尬”的問題。之所以尷尬,就在於不僅在歐洲安全問題上與俄羅斯的“不均衡”,即便是在歐盟內部,一個沒有“牙齒”的德國也很難“服衆”,從而在政治及安全領域,德國無法與法國競爭。

從平時的評論中可以看出,每當提到德國,很多人便會不由自主的聯想到一戰和二戰時期的德國,甚至仍然將德國視爲一個軍事強國。其實,此一時彼一時,今日的德國早已不是75年的德國,卸下盔甲的德國只留下了“餘威”。那麼,何以會如此呢?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二戰的歷史淵源導致德國的軍力被限制。二是安全問題上被北約及美國的長期“包辦”,已經使德國潛移默化中產生了依賴心理。三是對歷史的反思使德國的價值觀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專注於經濟已經成爲很多德國人的“共識”。在這一點上,德國與日本有着明顯的區別。日本也是二戰的戰敗國,軍力發展也曾受到美國的限制。然而,日本人卻在挖空心思的“變相”發展軍力。所以,即便是被限制,日本現在的軍力也是世界前幾名的水平。而德國,即便是增加軍費開支,他們也是“不情不願”。

特朗普上臺後,曾要求德國將軍費開支提高到GDP的2%。然而,德國卻並不願意這樣做。德國目前的軍費開支只有GDP的1.3%,儘管美國一再逼迫,但默克爾卻一口咬定必須要到2024年時才能達到2%。也正因爲此,特朗普對德國及默克爾也是進行了多次“抨擊”。儘管美國從德國撤軍屬於戰略調整,但也不能說與德國在增加軍費上的磨磨蹭蹭無關。特朗普顯然有藉此“敲定”德國的用意。

也有觀點認爲,如果美國從德國完全撤軍後,以德國的工業基礎,科技實力以及歐洲第一大經濟體的財力,要不了多久,德國又會成爲一個世界性的軍事強國,還需要“擔心”安全問題嗎?豈不知,在軍工科技發達的現實環境下,“不進則意味着退”。而單從軍力上來說,德國已經被拉下的太遠,顯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決的。依據現在“行情”,沒有個十年八年,德國不可能建立一個包括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在內的可以排在世界前幾名的軍事體系。所以,在這個時間段裏,德國將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而在這段時期裏,什麼樣的事情都可能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