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產業的新興公司以驚人的速度成爲佔統計地位的公司。一家優秀 的小公司往往會對準特定的市場定位,也許還沒有被大公司意識到,或是 市場太小而對大公司沒有吸引力。(請記住,大公司在與大數定律做鬥爭, 所以它們可能認爲較小的市場範圍不能滿足它們的需求。)小公司可以通過發明新產品(有時是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場);對現有產品進行改進, 從而切取市場份額;或者比它們更大的競爭對手更具有效率等等方式取得 成功。許多小公司是外包業務的受益者。它們爲巨無霸公司或其他不能獨 立完成所有工作的小公司執行大量“非核心”的任務。一個靈活並且年輕 的公司依靠熱門產品或服務、強大的管理以及巨大的成長空間可以編織一 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品牌故事。

另外,經驗表明,一個年輕的成長型公司可以提供非常高的盈利增長 率。這可能是所謂的“小數定律”。例如,一家上一年利潤爲1000萬美元的公司,今年只需要盈利1500萬美元,即多盈利500萬美元,就可以達到 50%的盈利增長率。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隨着時間的推移,股票價格的增 長速度一般跟蹤盈利增長率(而不是實際盈利的大小),人們可能會得出 結論,快速增長的小公司往往是比笨重的大型公司有更好的投資機會。

一些研究表明,小型公司的股票——作爲一個羣體一一經過很長一段 時間,都勝過了他們的大盤股“兄弟”。據伊伯森協會(Ibbotson Associates)的數據顯示,1926年到2001年之間,小型公司股票整體回報 率爲年均12.5%,而大公司的股票的平均回報率爲10.7%。經過76年的 複合增長,這1.8%的差異是非常顯著的,甚至經過短短的5至10年,其 複利差別也是相當大的。規模較小的公司的這種盈利增長的優勢,與常識 達成了一致:這是合乎邏輯的,某些新興的、突破性的公司和行業在其起 步階段可以成爲極好的投資機會,它們在這時由於驚人的增長率而具有美 好的投資前景。另外,規模較小的公司沒有必要與大數定律做鬥爭。

以上收集了長達76年的數據。當數據被分解成較小時間週期時,會發 現有“一段”年份,大盤股公司的市場表現更好;之後又有另一段年份, 規模較小的公司處於領先。上世紀90年代末的泡沫時期,大型股公司是領 導者,而最近(2003 -2005年),小盤股公司一直表現更好。

另一個關於小型和新公司的觀點涉及到股票的估值,而不是公司本 身。這個因素可以從兩個方面討論。有利於小公司的是,僅僅因爲它們是 小和新的,這意味着有相當比例的優秀的年輕公司不被華爾街分析師們看 好,或者也可能只受到一兩個分析師的青睞。這有助於產生價格低估,爲 這些股票提供了更有利的買點。另一方面,新公司往往顯得非常“令人興 奮”,有很多關於它們的新聞報道,這樣就容易被市場高估。這會減少他 們跑贏市場平均回報率的潛力,儘管它們仍有較高的增長率。

雖然長期數據和常識表明,年輕的新興公司有增長的優勢,但如果就此得出所有小公司都快速增長,所有大公司都增長緩慢,這將是不正確的結論。完全不是這樣的。此外,小公司更高的潛在回報伴隨着更大的風 險。年輕的公司更難以評估的幾個原因是:

1.          它們僅有一個較短的跟蹤記錄。進行徹底分析所需的數據和事實根 本不存在。試圖預測未來前景時,這會引入額外的風險。

2.          新公司通常處於新興產業,面臨着比成熟公司更多的競爭,相當成熟的公司已經從自己的行業勝出。例如,我們正在經歷的信息和通 訊革命,無疑與19世紀後期的工業革命同樣重要。這場革命正在深刻地改變着我們的學習、購物、通訊、娛樂和交易。但是,在革新技術方面的投資並不總是獎勵投資者。電力公司、鐵路、航空和 電視製造商都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他們的很多早期投資者都虧了 老本。新產業如同實驗一樣,這使產業間的競爭淘汰也成爲了典型 的達爾文競爭過程的一部分。任何一個新興行業的共同特點都是一 羣競爭者的集合。只有靠挑選最終的勝利者,或兩個到三個該行業 的最終統治者中的一個,你才能做出最佳投資。在這種競爭淘汰中,有時最早期的公司實現了長期的統治地位;而其他時候,後來 者成爲了最終的贏家。所謂的“先發優勢”被大大地高估了。本傑 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在他的經典著作《證券分析》 (Security Analysis) ( 1934年)中指出,在新的活動領域,不成熟 的公司沒有爲內在價值的決定提供可靠的基礎。

3.         年輕的公司有時會刻意通過花費過多的市場營銷或促銷費用來試圖 奪取市場份額。許多網絡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末都這樣做,因爲 整個互聯網領域被認爲是一次性“圈地運動”,早期搶佔市場者 (被認爲)將達到永久性的優勢。例如,相對較小的公司爲“超級 碗”廣告花費巨大,又如兩家公司花費數百萬美元想使場館以自己 公司的名字命名。但是,伴隨着這些公司燒錢的過程,它們卻沒有 走上盈利的道路,這基本上宣判自己的命運。它們沒有長遠的制勝 之策。處於市場份額首位,卻沒有利潤,並不能使之成爲一個可持 續的公司。其中很多網絡公司停業,那兩個體育場館現在也被冠以 不同的名字。這是爲什麼在新的領域中,早期領導者並不總是成爲 最終的長期贏家的另一個原因。微軟肯定不是第一家推出個人電腦 操作系統,但是他們最終完全主導了這個產品系列。

4.         不知名的公司通常具有這樣一些特點,它們只有有限的產品線,規 模較小或市場尚不成熟,依靠少數幾名關鍵員工,僅僅依賴幾個關 鍵客戶,並且缺乏財務來源。所有這些都是潛在的不利因素,使它 們更容易受到不利的商業或經濟發展的衝擊。

5.         與那些被廣泛持有的股票相比,較新的、更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會 更少頻次地被交易,產生的成交量也較少,由此產生的後果是,其 價格通常更不穩定。我們說,價格波動20%的範圍可能不會使你感 到不安,但如果價格在50%或70%的範圍波動時,結果又會如 何呢?

6.         一些年輕的公司是註定要失敗的。同樣以那些互聯網泡沫公司作爲 替罪羊,現在已很清楚,許多網絡公司沒有爲未來建立一個清晰的 願景,甚至似乎沒有實際創建一個長久公司的意圖。它們目標似乎 只是想有朝一日把公司做到上市然後使其創始人撈上一筆。網絡公 司的創始人被資助並受到慫恿,其背後正是那些試圖進入互聯網的 淘金熱的那些貪婪的風險投資家和銀行家。因此,在評估一個新興 公司時,個人投資者必須時刻保持清醒和智慧,不能被“概念”搞 得失去理智。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具有可信的出衆成長軌 跡,可以看見的資本化趨勢的公司,而不是那些一味只想吹大行業 泡沫的公司。最重要的是,試着去確認一家公司的領導層有意圖建 立一個真正的公司,一個將產生收益,並在未來幾年提高股東價值 的切實目標。正如我們將看到的,一個實現這些的方法就是堅持這 樣一條原則,在投資一家公司之前,它必須實際產生了利潤。

因此,挑選“新興”股票是一個分析與直覺的融合。當公司還處於初 期成長階段,投資者所有能做的事就是看公司和行業早期記錄,猜測可能 會是什麼結果。在觀察年輕公司的時候,任務不僅是要找到未來的創新者 和促進者,而且也要識別它們之中哪個有持久力。記住,很多變量將是重 要的,不僅是最好的或最新產品,而且包括,產品的最佳組合、產品需 求、創新、管理、早期的統治地位、可持續競爭優勢(以抵禦後來者)、 定價能力和品牌建設等。運氣和隨機性也發揮了它們一貫的作用。

這種評估是非常困難的,投資者不可能在年輕公司的投資中,達到像 投資成熟公司一樣的平均成功率。在公司最初階段進行投資的風險資本 家,他們在挑選百分之十的優勝者方面做得較好。當然,這樣不斷嘗試的 動力是當你真的挑選到一個贏家時,有可能獲得驚人的鉅額回報。

在本書所講的理性投資中,我們對年輕或新興公司也用同樣嚴格的方 法進行測試評估,這和應用於所有公司的評估是一樣嚴格的。例如,我們 應該清楚地說明爲什麼要買進或持有一支年輕股票,就如同運用在成熟公 司上的方法一樣,即使是比較主觀的解釋。我們研究相同的經濟因素,尋 找同樣的“獎勵得分”。

你會發現是,有些你想得到信息乾脆將無法獲得,結果,新興公司在 該評分因素將得到。分。這實際上是一個有益的結果。這往往會降低許多 年輕公司的分數,從而在決定是否進行投資時將提供一定的保護措施。由於這些是由其本質決定的高風險投資,評分結果有助於保護我們。爲了獲 得足夠的分數,以達到我們考慮投資的門檻要求,一個新興的公司真的必 須是優秀的纔行。{更多股票知識請前往www.yuanfangcj.com(複製該網址前往瀏覽器打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