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NG 自媒體】8月1日晚間自媒體專稿,作爲2020火星年三個發射任務的最後一次發射,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剛剛發射升空,就傳來了不好的消息:由於航天器進入地球陰影,溫度驟降超出預期,導致航天器自動進入了安全模式。在普通喫瓜羣衆看來,這似乎是一個天大的問題,因爲對於一項耗資高達27億美元的火星探測項目來說,剛剛發射升空,就遇到莫名其妙的問題,實在是令人不敢相信,甚至一些羣衆驚呼:這還沒到火星上呢,就已經凍僵了,毅力號真能在火星上工作?

衆所周知,由於火星距離太陽非常遙遠(平均爲2.2億公里),加上空氣極其稀薄(約爲地球大氣密度的十分之一),導致在火星上晝夜的溫度差別非常大,白天正午的時候,火星地面的溫度大約爲零下30多度,而到了晚上,溫度可以低至零下80多度,晝夜溫差高達50多度。要在這麼低的溫度環境中工作至少680天,毅力號應該是有些黑科技的,但是剛剛發射升空,還沒到火星呢,就凍僵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事實是,毅力號之所以剛剛發射升空就被凍僵了,實在是科學家此前對此缺乏考慮,也可以說是疏忽了。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由於在之前的所有火星任務中,航天器從未進入過地球陰影中,都是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飛行的,因此,也就沒有考慮到當航天器進入地球陰影之後,由於溫度過低,居然會觸發航天器的自我保護功能,使得火星車進入了安全模式。所幸毅力號很快就擺脫了地球陰影,重新返回到陽光之下。科學家相信,隨着溫度的升高,航天器的安全模式應該能夠自動解除。

北京時間8月1日下午,美國宇航局通過“火星2020”任務頁面宣佈,毅力號已經退出了安全模式,飛行控制系統重新開始正常工作了,這表明被“凍僵”的毅力號已經滿血復活了。美國宇航局也是難掩激動的心情,喊出了“下一站:傑澤羅火山口!”的口號。

毅力號滿血復活,繼續趕往火星的征程,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不過,這件事的發生不僅令喫瓜羣衆有些意外,甚至對於見過大世面的美國宇航局,恐怕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畢竟,正像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汀(Jim Bridenstine)所說一樣,“我們這是第9次準備在火星登陸了。”擁有8次火星登陸經驗的美國宇航局,居然沒有預料到航天器會在進入地球陰影時被凍僵,實在是一個極其深刻的教訓。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是大名鼎鼎的美國宇航局,在類似火星登陸這樣極度渴望技術的航天發射任務中,確實曾經出現過一些低級且不可思議的失誤,不僅導致航天器墜毀,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1998年12月11日,美國宇航局將一個火星氣象探測衛星發射升空,預計1999年9月23日進入火星軌道。但是當航天器抵達火星軌道時,地面控制人員驚奇地發現航天器沒有執行入軌動作,而是一頭扎到火星稀薄的大氣層中,化作了一縷青煙。隨後的事故調查結論讓所有人都傻眼了,原來,導致這起航天事故的罪魁禍首,居然是一個單位符號!美國宇航局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在設計航天器時使用的單位是“牛頓”,但是航天器的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製造時卻採用了“磅”,最終釀成大禍,造價高達2億美元的航天器墜毀在火星表面。

因此,請允許我使用借用時下最流行的方式祝福一下:天問一號平安!希望號平安!毅力號平安!火星2020所有任務平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