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

出差洛阳期间和同事一起外出吃早餐,发现城市公司周边又开了一家早餐点,用餐人还很多。

点上两个油饼、两碗混沌,边吃边和老板聊上几句。

老板小两口来自于安徽芜湖,5月18日疫情刚刚放缓,受房东邀请就来村里开早点摊,还连带做些正餐——这里是纯正的农村,只要保证了卫生就好,至于味道有多好就未必了。

早餐下来,味道不错,更让人感觉良好的是,环境卫生还不错,绝对比镇上的早餐点还要好些。

输出

虽然离安徽已经是千里之外,但我们这边的餐饮、环卫人员多来自于安徽,想来是老乡带老乡的缘故——安徽人已经渗透到了村级单位了。

这与化隆搞出的拉面连锁类似,一方面得佩服政府推动,其二就是佩服安徽、化隆人的勤奋了。

2010年时,化隆人总人口才22万人,就靠输出拉面业一项,全县的GDP就超过了100亿元,这人均的GDP在全国也是上中游。

同样的例子还有沙县小吃。

在提倡双循环的时代里,青海华隆、福建沙县和安徽绝对值得研究。

勤劳

在一群智力与能力相差不多的人群里,您拥有更高的热情、您更勤奋,就会拥有更大、更多的成功机会。

不讲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大家是相当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决定成长、成功的关键——在这点上,多数北京人缺乏安徽人的勤奋。

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北斗等,都是在外部巨大压力之下,在没有外力可借的条件下,咬紧牙关自己搞出来的。

如今就算是再难,也比当年要强得多。

在条件相当的前提下,勤劳是成功的捷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