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混不好的人,通常逃不过这三个原因:

第一,虽然能力能够胜任职场,却遭遇职场歧视,有领导或者同事就是看你不顺眼,自己辛辛苦苦的工作成果总莫名其妙地被别人摘取;

第二,虽然能力突出,却在评级和升职的时候因为文凭或者其他硬性条件而无法享受同等的待遇;

第三,虽然专业能力很强,但是市场上的需求急剧萎缩,这项技术即将被淘汰,自身掌握的技术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辞职、逆来顺受还是坐以待毙?《隐藏人物》这部电影完美阐述了遇到职场瓶颈时成为职场强人的最优做法。

以下图片来自豆瓣

这部电影讲述了三位在数学方面极具天赋的黑人女性在美国航天部工作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62年的美国,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正集合全民力量研制载人航天火箭的发射。也是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一段时期,黑人们遭受了种种难以承受的歧视。

《绿皮书》这部电影也是讲述了当时发生的故事,一位天才级的黑人钢琴家,因为种族和皮肤原因,却不能在一家高级餐厅就餐,讽刺的是,正是在高级餐厅就餐的白人上层阶层邀请这位钢琴家来演奏。由此可知当时三位黑人女性面临着多么恶劣的外部环境。她们虽然拥有极高的数学天赋,并在美国航天局NASA任职,却在早上赶着去上班,车子半路抛锚的情况下,低眉顺眼地接受白人警察的训斥。

这部电影来自于真人真事的改编。我们可以从这三位女性在职场中逆袭的经历,学到三大职场法宝:

一、保持自己的敬业精神,抱怨只能浪费生命

凯瑟琳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数学天赋,为了让她得到更好的教育,父母举家搬迁。毕业后因为计算能力惊人,被NASA招来作临时工,参与核心研发工作,为载人航天进行复杂又精密的手工数据计算。那个时候还没有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航天设备研发过程中需要的大量数字只能依靠人工进行手算,对精度和速度都要求极高。

凯瑟琳的能力却足以胜任这份工作,多次在重要的场合计算出了更精确的数字,避免了航天发射中的灾难,也因此得到上司的认可。但是能力上的认可未必就代表工作能够一帆风顺。

因为种族原因,凯瑟琳不能喝办公室为白人准备的咖啡,不能去办公楼里的白人洗手间,为了节省计算时间,她只能在憋不住的时候才抱着一堆资料,绕半个小时去较远地方的黑人专用厕所,蹲在马桶上的时候还在计算数据。即便如此拼命,耗费心血写出来的报告却不能署上自己的名字。

最后载人航天首次试飞成功,整个部门的人都陷入狂欢,并进行庆祝,但她因为是临时工却被拒之门外。不仅如此,第一台IBM超级计算机也已经研发出来,主管亲自对她说,部门已经不需要手工计算人员,让她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凯瑟琳并没有因为这些不公平的待遇而对工作有丝毫的怠慢,即便是最后看到了白人上司的绝情,在关键时刻,仍然听从命令赶过来帮助整个部门度过了难关。她在职场上的敬业和专注,不仅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也赢得了其他人的信任。

即便超级计算机拥有惊人的计算速度和效率,但是计算结果必须经过她的亲自检测,才能让航天员真正放心。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职场也一样。但我们在职场中抱怨这种不公,或者嘲笑“老油条”们的逆来顺受时,大概以为只有抗争才是出路。

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们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些不公平的事情上,而是想办法让自己的价值得到更多的展现和释放,让出色的能力成为出路。

二、敢为人先,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要放弃

玛丽作为航天局的一名正式员工,和项目组内的其他人员一起承担着相同的工作。整个项目组成员除了她都已经具备了工程师的头衔。玛丽各方面都满足职称的要求,除了一条:她没有汉普敦学校的毕业证书,而汉普敦大学不接受黑人学生。

这简直就是一个死循环,根本没有给玛丽留任何机会。就连他的丈夫也劝她放下这份念想,好好工作就可以了,毕竟在那个时代,黑人女性能在政府部门拥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但是玛丽并没有因此放弃,同事们为她指了一条路,只要她起诉成功,能够说服法官改变汉普敦大学的规定,就能打破这个死循环。毫无疑问这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玛丽的丈夫和朋友都没有对获胜抱任何希望,因为法官、律师全部是白人,他们很难会改变这种对他们利好的政策,法官本想草草结束此案,但是玛丽依然进行了最后的争取,她对法官说:“我知道你一直是个敢为人先的人,你想一下,在你今天下午审判的这些案子中,哪一个会让人在一百年后还记得? ”

法官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判决将会在历史上被后人议论,所以他最终判定汉普敦大学开设夜校班,允许黑人就读。玛丽成功了,她顺利拿到了汉普敦大学的毕业证书,如愿以偿成为了首位女性黑人工程师。

单纯抱怨政策不公平,并不能改变政策。根据政策去寻找突破口,敢为人之先,才是解决之道。她的奋力抗争也没有改变不公平的制度,却为自己和同胞们争取了新的道路。

三、有危机意识,终身学习

多罗西是玛丽和凯瑟琳的好朋友,也是她俩的名义主管。多罗西负责管理黑人计算组,却既没有名义上的主管职位,也没有得到实际上应得的报酬。白人主管对她颐指气使,甚至指挥她干一些粗活和杂活,对她加薪和职位的请求都不予理睬。

有一天细心的多罗西发现了航天局购买的第一台IBM计算机,经过各方面的打听和资料查阅,她认为电子计算机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她和她拥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团队要么被淘汰,要么就要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

那个时候IBM计算机虽然计算效率高、速度快,却操作复杂,很少有人能够熟练操作。多罗西看到了这一点,带领她的团队埋头学习编程知识,最终她和她领导的黑人女员工成为第一批掌握IBM电脑运算技巧的队员。

终身学习的多萝西最终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成为了白人的主管,曾经羞辱过她的白人同事,想要讨好她来获取一份工作。多罗西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不懂得与时俱进,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终将被淘汰。

在职场和同事勾心斗角,和上司斗智斗勇,其实都是浪费时间,即便暂时处于上风,都不是长久之计,最关键的是,让自己的能力能够与时俱进,能为永远被需要,永远不被淘汰的人,终于一天,也许不思进取的上司都要过来仰望你。这才是混职场的终极宝典。

1962年的美国,宇航员约翰·格伦乘坐载人飞船成功绕地球轨道飞行。在这个瞩目成绩的背后,有无数的科研人员的血泪,也有这样三位女性了不起的付出。她们分别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工程师,第一位黑人高管,以及受白人领导尊敬的得力干将。

她们顽强的意志力,超凡的见识和卓有成效的抗争,不仅为自己赢来了美丽的人生,也为更多的女性和同胞们迎来了尊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