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最近雷軍的一篇微博在網上引起熱議。雷軍竟然發現有23%的用戶3年沒有更換手機,倒不是23%讓人有多驚訝,而是雷軍作爲小米集團CEO,小米作爲靠粉絲營銷起家的互聯網公司,竟然對用戶的實際需求後知後覺,竟然不知道粉絲的實際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難免不讓人意外,更讓人意外的是,雷軍竟然說讓用戶對自己好點兒,手機不貴。這與“何不食肉糜”有何區別,典型的飽漢不知餓漢飢的反應啊。

脫離了用戶的雷軍,纔是好CEO

都說脫離了人民羣衆的領導不是好領導,不知道脫離了用戶的雷軍算不算得上是一個好CEO?答案看起來簡答,其實沒有那麼簡單。雷軍作爲小米的創始人,早期與用戶的距離確實很近,也必須很近,因爲你必須瞭解用戶的實際需求才能做好產品,才能做好體驗。那時候的雷軍沒有脫離用戶,那時候的雷軍也是一位好的CEO。

可是,隨着小米業務越做越大,業務類型也越來越多,尤其是隨着紅米的內部獨立,小米集團的業務可以說是非常龐大了。這時候的雷軍如果還糾結於某一產品的定位和細節似乎不合時宜,這樣的格局未免過於小氣了。所以這時候的雷軍如果距離用戶太近,反而會影響小米的整體戰略發展,這時候的雷軍應該是脫離用戶的,離用戶太近反而不是好CEO。

營銷應該放下去,戰略應該拎起來

說到底,雷軍的微博是不是自己管理的都得打個問號,總體來說雷軍微博的所有信息,不管內容如何,基本都是爲了宣傳自家產品,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雷軍沒有把營銷權利徹底放下去。如果小米希望能夠再次站起來,雷軍必須把自己定位成個小米集團的戰略領導人,而不是小米手機營銷人員。只有把管理權放下去,雷軍纔能有精力把小米的戰略拎起來。一個整天想着如何多買一臺手機的CEO顯然不是一名合格的CEO。

放得下,才能拿得起。誠然小米是雷軍的心血,是雷軍一次偉大的創業,但是如果事事親力親爲,就很容易在大的戰略問題上跑偏。雷軍是出了名的勞模,但是顯然這時候的雷軍應該放一放權利,放一放自己,好好思考一下小米的未來,才能保證小米不至於被別人排在“其他”行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