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房子在人們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面對婚姻和孩子上學等問題,都需要一套房子。但現在房子的價格“輕則上百萬、動輒上千萬”,讓很多的人只能“望而卻步”。

房子屬於大多數人一生中需要購買的最爲昂貴的商品之一,一些剛需者爲了買房,甚至不惜掏空三代人的腰包,揹負幾百萬的貸款,淪爲“房奴”,用自己二三十年的收入去爲房子買單。

根據相關數據,中國實際已經擁有能夠滿足34億人口的住房,與中國的人口數量相比,可以說是嚴重“過剩”。然而,很多的城市房價不僅沒有下跌,甚至還有所上漲。致使很多人對2020年買房猶豫不決,因爲他們擔心有這麼多的房子,如果將來房價“下跌”,他們會虧錢。第二,現在物價上漲飛快,擔心如果現在不買房,將來可能更買不起。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曾就住房問題發表個人看法,即“未來8年房價如蔥”。儘管馬雲的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誇張,但還是可以看出他個人的態度。而在2019年,乳山、玉門等城市陸續傳出房子賣出“白菜”價,這讓很多人對馬雲的8字觀點持積極看好的態度。

然而,房子是人們生活中習慣的一種生活必需品,其價格“暴跌”或“暴漲”不利於樓市的穩定發展。一年來,中國對房地產市場實施了600多項調控,“房住不炒”與“三穩”等相關政策的持續推進與落實,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除了馬雲之外,其實早在2012年,萬達創始人王健林就表示,隨着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遷入城市,城市對住房的需求會逐漸增加。因此,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可能會緩慢上漲,而人口持續外流的小城市增長空間較小。

王健林還以底特律爲例。在一些人口流出較大的城市,房價等房地產價格遠低於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並有下降趨勢。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王健林正在逐漸退出房地產市場。自去年以來,王健林“拋售”了萬達的大量資產,並將其歸爲輕資產。王健林曾經說過:20多年的房地產生涯,真的累了心都碎了。事實上,王健林的觀點是基於多年的經驗和市場預測。

房子本身就是一個居住的地方。近幾年來,隨着“房住不炒”的思想深入人心,房價已經趨於穩定,並且國家還提出“停止將房地產作爲刺激經濟的短期手段”。房子最終將回歸其真正的住宅屬性,這對剛需人羣無疑是一件好事。至於5年後,2020年買房的人是“偷樂”還是“後悔”,對於不同的人,答案也將不同。

隨着城市住宅市場的逐漸分化,不同的購買目的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但房子畢竟不是日用品,可以做到隨意更換。如果決定買房,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除了城市的選擇之外,區域、板塊、戶型的選擇也非常重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一心想着“炒房”的人,還是趕緊收手吧。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