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時勢造英雄。近幾十年,隨着我國經濟水平的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多次財富機遇,創造出很多時代性的富豪。比如馬雲和馬化騰抓住了互聯網的機遇,創造出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大商業帝國;王健林和許家印抓住了房地產的機遇,在房地產行業中瘋狂的“撈金”,創造出萬達集團和恒大集團,成爲兩大地產大佬。

很多人認爲,在當今時代最賺錢的行業,可能非互聯網和房地產莫屬了。畢竟這兩大行業中產生了很多的億萬富豪,更是讓馬雲、馬化騰、王健林、許家印的身家都已超過千億,並且他們4人都曾拿到過中國首富的桂冠。

但往往大家很容易忽視身邊不起眼的小生意,其實能夠長期堅持下來,最終也能創造出很大的價值。有一個人,就將3毛錢的生意做到年收入22億元人民幣,並且全球80多個國家點名要他供貨,他叫做施能坑。

1953年出生於福建晉江一個貧困家庭,十幾歲就外出打工養家。上世紀80年代,我國很少有拉鍊工廠,但拉鍊的需求量卻很大。大多數拉鍊都需要進口,所以拉鍊的成本也很高。看到這個機會,施能坑有了自己做拉鍊生產的想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施能坑決定創業做拉鍊生意,但由於當時創業資金不足,他只能先做拉鍊“轉手”生意。於是,施能坑在北京進貨,再運回晉江銷售,他經常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堅持幾年後,施能坑賺了近30萬元。

此時,施能坑成立了潯興拉鍊廠廠。爲了迅速打開市場,他曾經用到了打“價格戰”的方式,從一開始的1毛錢到現在的3毛錢,利潤相對較小,但銷量很好,很快他的連鏈廠就在同行中脫穎而出。

1991年,他創立了自己的SBS拉鍊品牌。至此,中國有了自己的高品質拉鍊。1992年,SBS拉鍊品牌業績翻番。1996年,福建潯興集團在施能坑改變生產佈局後成立,SBS拉鍊品牌迅速走向世界。事實上,在材料匱乏的年代,拉鍊是一種稀缺商品。拉鍊本身並不是一種技術上生產的產品,它的價格和成本都非常低。然而,拉鍊的生產設備和工藝複雜,無論是塑料拉鍊還是鐵製拉鍊,都很難做到精細化。短短几年,SBS拉鍊暢銷80多個國家,走向全國。

2006年,福建潯興集團成功在A股市場上市,成爲當時拉鍊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市值達到21.62億元。根據公司2019年發佈的年度財務報告,2018年迅興集團全年實現收入22.75億元,同比增長22.29%。

如今,潯興拉鍊廠的發展離不開施能坑的努力。施能坑曾說:“不管什麼行業,不管什麼產品,不管做什麼事,只要專業一點,就有很大的市場,企業就可以不斷發展和壯大。

一個小小的拉鍊廠,或許並不被人所在意,但施能坑卻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成功抓住商機,從3毛錢的生意,做到了年收益22億元。由此可見,不管我們做什麼事,一定不要好高騖遠,只要確定自己的目標,專心地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一定會有回報。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