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微企業平均壽命僅2.5年

不少世界500強公司,以及央企、國企的創新業務部門,正逐漸接受聯合辦公概念。不過目前來看,大客戶屬羣在聯合辦公租戶類型中的構成佔比並不高。

數據顯示,中小型企業屬羣佔據了聯合辦公入駐租戶的大頭。50人以下的小微型企業租戶佔比達到58.1%,儘管近期聯合辦公企業越發重視大型企業客戶,但目前該類客戶屬羣佔比僅19%。

同時,目前全國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的比重很高。

行業數據表明,國內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爲2.5年,而每年倒閉的企業約有100萬家。爲擺脫目標客戶的不穩定性和短租期,減少租戶特性給企業造成的不良影響,聯合辦公企業調整自身的客戶結構,加大大企業客戶屬羣在租戶結構中的比重,或許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02 遠程辦公帶動新需求

觀點指數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聯合辦公空間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以及成都、杭州、南京、武漢等11個核心城市。

當中,又以四個一線城市最爲集中,北上廣深佔據了國內聯合辦公近80%的市場份額,這說明一線城市依然是聯合辦公空間的主要佈局城市。

據戴德梁行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寫字樓空置率全部攀升。

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了遠程辦公的發展進程,在家辦公時間被迫拉長,壓縮了寫字樓的租賃需求。部分企業對辦公空間的需求發生變化,如此前Facebook宣佈允許員工永久在家工作,這將直接影響到部分企業不再需要租用面積較大的商鋪或者寫字樓。

同時,辦公室形態也相應發生變化,比如部分企業設置大量流動辦公室,或成立小團隊協同,代之以幾十人、幾百人一個部門。因此,辦公室的面積變得更小,辦公成本進一步降低。與之對應,靈活的辦公模式是聯合辦公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觀點指數預計,未來將會有一批辦公樓選擇與聯合辦公品牌進行合作,利用後者的品牌輸出進行碎片化空間管理,發展垂直細分市場,這或許將成爲聯合辦公崛起的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