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刺激,A股早盤高開高走,軍工板塊大幅拉昇。從業績來看,已公佈業績(或預告)的公司中,有45家公司近三個季度業績環比連續增長。

政策利好,A股高開高走,機構看好內循環

滬指K線連續4連陽,受上週多重利好消息刺激,今日早盤,A股高開高走,軍工、半導體板塊較爲強勢,個股氛圍明顯好轉,滬指、深成指、創業板指均漲超1%,160多隻個股漲停,近451只個股下跌。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入17.4億元,滬股通早盤淨流出,深股通早盤淨流入。申萬軍工行業指數漲超7%,其中16只成分股漲停。早盤主力資金流入居前的有中國長城、紫光國微、君正集團、中國衛星、隆平高科等,金額均超7億元。

此前投資者擔憂的政策、流動性等不確定性消除,數據也顯示經濟正在由通縮轉向復甦。尤其是上週政治局會議給出了未來政策的預期,會議指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政策依然會維持中期寬鬆的基調,寬信用依然是政策重心,市場也普遍解讀爲符合預期。

爲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央行等多部委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對於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無疑是重大利好,對市場的悲觀情緒修復將起到極大的作用。

對於8月的走勢,多家券商機構在策略報告中一致預期看好內循環帶來的投資機會。如興業證券認爲持久戰中把握內循環機會;國信證券認爲在國內大循環背景下,消費科技仍將是行情主線;天風證券認爲,經濟內循環仍將是未來市場的中期主線;中信建投策略認爲,8月市場震盪將持續,可關注國內大循環,國內大循環成爲經濟發力的重點,並指出國內大循環包括如下三個循環:第一,醫藥健康大循環,重點關注醫藥;第二,科技大循環,重點關注半導體、5G、AI;第三,消費升級大循環。

近三個季度業績環比連續增長的公司名單

A股題材概念炒作輪動頻繁,長期看,資金仍比較看好業績持續高增長的公司。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已有1700多家公司發佈2020年半年度業績、業績預告,剔除st股,數據顯示近三個季度業績環比連續增長的公司有45家。其中萬孚生物、長安汽車和成都路橋等公司第二季度的淨利潤環比增幅最大,分別高達243.22%、196.15%、159%。

數據寶統計顯示,今年二季度環比增速超過一季度的共有24家公司,如萬孚生物、再升科技、艾迪精密、海容冷鏈等。這些公司今年股價表現整體大幅跑贏指數,受資金關注度較高。

連續兩個季度淨利環比大增的有再升科技、星網宇達、達意隆、晨光生物。再升科技第一季度環比增速爲75.89%、第二季度仍取得了環比增速爲144.67%的優異成績。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公司不僅近三個季度業績連續環比穩定增長,以淨利潤中值計算,半年度淨利潤同比也實現增長的公司共有41家。其中業績同比增長超過100%的公司有欣龍控股、星網宇達、招商輪船等14家,業績高增長的公司獲得資金的關注無疑比較多,錦浪科技、大立科技、沃華醫藥和電魂網絡年內累計漲幅均已翻倍。

錦浪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分佈式光伏發電系統核心設備組串式逆變器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受益於光伏行業高景氣,公司半年度淨利同比增長中值近280%。公司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指出,往年來看,上半年的出口量佔公司總出口量的30%-40%,下半年佔60%-70%,從歷年來看,下半年是一個出口旺季。

大立科技預告半年度淨利增速中值爲421.22%,今年前2季度業績環比增速分別爲159.95%、65.37%,公司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指出,一季度公司防疫類產品以國內訂單爲主體,從四月份開始,防疫類產品轉爲以國外訂單爲主;二季度還需要完成大部分軍品訂單的交付,另外包括工業測溫熱像儀、機器人等民品業務的交付任務,全年交付壓力比較大,公司上下正加班加點來保證相關產品的按期交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