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治療方式也都有其侷限性,同樣,靶向藥物的使用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在進行選擇時也要理性對待,防止進入治療誤區。

誤區一:

無論是誰,無論患了什麼腫瘤,

都可以採取靶向治療

很多患者在選擇靶向治療時,僅僅是通過網絡搜索,輕信網絡廣告宣傳,或被某些不規範的醫療機構所誤導,因而產生了這樣的錯誤印象。實際上,靶向治療的適宜人羣是十分有限的。不是所有的腫瘤患者都有“特定靶點”,或者說不是每個腫瘤患者都有目前已知靶向藥物可以針對的靶點。決定患者是否適用於靶向治療的關鍵是基因檢測。隨着科技的進步,一滴血,一些體液就可以測基因,探尋腫瘤的發生機制。需要指出的是,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是多樣的,並不能單一地依靠一種機制來解釋和治療。

誤區二:

針對性地服用靶向藥物就可以藥到病除了

靶向藥物同傳統藥物一樣,癌細胞也可能對靶向藥物產生耐藥性。分子靶向藥物不是萬能的,目前已經開發的靶向藥物中,少數靶向藥物療效突出,但多數藥物的單用有效率基本都在10%~15%左右,對患者生存期的延長也有限。爲了提高靶向藥物的治療效果,目前臨牀上常常將靶向藥物與化療藥物或內分泌藥物聯合使用,這可以大大提高部分癌症的治療效果。建議在使用藥物之前,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諮詢。弄清楚癌細胞對靶向藥物的耐藥機制,針對不同的耐藥機制,開發能夠克服腫瘤耐藥性的藥物或治療方法,是目前整個醫學界仍需共同面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誤區三:

有了靶向治療就可以不必手術或化療了

其實並不是這樣,靶向治療僅僅是一種治療模式,並不能替代傳統的手術和放化療。目前大部分的靶向藥物的臨牀試驗都是基於傳統的綜合治療來檢驗效果的,僅僅有部分疾病,如間質瘤等,因化療有效率低所以只能採用靶向治療的手段。手術不僅可以活檢取得病理,從而驗證靶點的作用,而且它是目前根治腫瘤的最重要途徑。因此目前醫學界的共識是,即便來到了靶向治療時代,腫瘤的綜合治療理念也是根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