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喫瓜吧。」

戴着寬檐草帽,扎兩個麻花辮,麥小登拍了拍身後的一車瓜,捧起手裏的西瓜喫了一口,最美“瓜二代”露出了醉人的微笑。

觀衆們跟着鏡頭,看着說一口河南家鄉話的姑娘記錄生活:

春天田間幹農活。

夏天河裏摸蝦,

玉米地裏摘玉米,

西瓜地裏薅西瓜。

秋天把剛摘的南瓜做成美食,

爬到柿子樹上摘柿子做柿餅。

過年趕會擺攤賣小東西。

總而言之,看了麥小登的視頻,

覺得特接地氣兒!

幹得了農活,燒得了飯菜,

拍得了視頻,還修得了拖拉機。

說的就是麥小登。

樸實的日常裏也有很多溫情瞬間,讓人看到動情處不免熱淚盈眶。

比如五老哥給女兒在燈下親手織帽子

笨拙地給女兒編頭髮,戴髮簪

女兒送爸爸面膜,

62歲的五老哥邊拍面膜,

邊說: 「這樣能變年輕嘛?」

麥小登和爸爸

一臺手機,一臺三腳架,兩人兩狗的團隊,麥小登成了坐擁210萬粉絲的網紅,還登上了央視。

網友們被姑娘治癒的笑容溫暖到,同時也被她和父親的故事感動着。

「天使在人間。」

「寶藏,感覺挺樸實的一個姑娘。」

「選擇這樣的方式陪伴最親的人,真的非常幸福。」

視頻裏眉清目秀的姑娘名叫麥小登,95後,她身上有很多別人送給她的別名: 「最美外賣女孩」、 「拖拉機女孩」、 「全網最美瓜二代」。

在這麼多外號裏,麥小登說: 「我最喜歡‘拖拉機女孩’,因爲聽上去很炫酷。」

笑起來讓人感覺全世界都亮了的姑娘,實際有個比較慘的身世。

2個多月大的時候,麥小登的媽媽就離開了家裏,之後二十多年杳無音訊。

爸爸五老哥說, 「從小沒有她媽,是她奶奶給她帶大的,弄點麪湯喂她。 」

當過外賣員

麥小登是爸爸拉扯大的,她一路唸書上了大學,打一開始,她並沒有想過回村做視頻創作者。

姑娘是學新聞專業的,她當過編輯,還創業做過自主外賣員,還嘗試過開一家小服裝店,雖然算不上什麼成功,但是好歹年輕,可以試錯,對於未來她還是很有信心的。

不久之後,姑娘卻辭掉了鄭州當編輯的工作,退掉了租房,放棄了失敗的外賣創業,回到村裏做起了自媒體作者。

「因爲我需要回去。」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女孩語氣堅定地說。

家裏爸爸病了,每個月都要做小治療,不識字的爸爸至今都不知道自己身體怎麼了,作爲獨生女的麥小登覺得自己得陪在爸爸身邊。

家裏有很多農田,一年四季有很多農活要幹,爸爸生病了,一個人做會很辛苦。

對於女兒辭職回家,五老哥心疼又有些內疚,覺得自己有點拖累女兒了, 「你看哪裏有個女兒守着個爸在家,沒有。 」

對麥小登來說, 「辭職了,就是想離爸爸近一點。 」

她以前當外賣員的時候,會把自己做飯和送外賣的視頻發到網上,還挺多人看的,回到村裏後,她也會把在家的日常做成視頻,放到網上,和大家分享。

去年6月,回家幫父親收麥的時候,看着麥田裏金黃一片,她就給自己的視頻號更名麥小登,寓意希望小麥年年五穀豐登。

家裏就倆人,

還有兩隻狗狗,

幾隻小兔子,一羣雞。

麥小登當一個視頻創作者的所有裝備就是一部手機,一個三腳架。

因爲學過新聞,拍攝剪輯製作什麼的,還是難不倒她的,看過她視頻的人會發現那些素材大多是原相機拍出來的,而每一條視頻也是她一個鏡頭一個鏡頭拍攝剪輯的。

人們跟着麥小登的鏡頭,走入了豫北農家人的生活裏。

走進麥小登的家,那是幾間紅磚平房,年頭有二十多年了,走進家,你會看到一黑一白兩隻小狗熱情地搖着尾巴。

家裏院子算不上大,但是到處都充滿了生機。

院子裏幾隻小雞正在散步,

還有兔子悠哉地啃着樹葉子,

院子裏有個小菜園,

種了豆角、黃瓜、西紅柿、辣椒;

李子樹、葡萄樹掛滿了果子。

麥小登用視頻記錄父女倆的日常,

在田間勞作,打藥施肥,

種瓜賣瓜,收麥子,收玉米;

在自家院兒裏忙碌;

或是在竈臺上蒸饅頭,熬燴菜;

用熱土燜紅薯;

走上市集賣東西......

農家人的一年四季都極爲簡單,恰恰是這些簡單的日常,成爲了被工業文明吞沒的都市人嚮往的所在。

有些場景讓人特別觸動。

下雨天父女倆撒化肥,幾十斤的化肥袋子,兩父女一起抬。

騎着三輪車到地了,施肥,

每一顆玉米苗兒都細細地照顧周全,

這樣玉米地在收穫的季節就能豐收了。

爸爸用了化療藥,

覺得身體不舒服,

90斤的麥小登背起30多斤的打藥壺,

給10畝地撒農藥。

爸爸過來問,她說一點不累。

心疼女兒,爸爸說,「 等我好了,就不讓你幹這麼多活。」

女兒說, 「以後掙了錢要給爸爸買大別墅,最貴的四輪。 」

父女間這種溫情的對話,還有很多,雖然說的都是些家常話,但聽了很難不讓人動容。

有一回,家裏的院牆塌了,

父女倆一起翻修,小登變身砌牆小能手。

和水泥,碼磚頭,院牆愣是給修好了。

每回忙完,

父女倆都會做點好喫的,

家裏用的是農家那種土竈,

燒出來的飯和菜特香,

夏天的時候坐在院子裏喫甜玉米棒子,

冬天的時候圍坐在桌前喫一頓火鍋,

喝一碗雞湯,就是最美好的時光。

院子裏的柿子、

南瓜到了季節成熟了,

父女倆會把它們做成絕美的點心,

看着就想喫。

鏡頭底下的麥小登總是一臉陽光,

無論是開着三輪走在街上,呼呼生風,

開着拖拉機在田間地頭,

還是和父親在街頭當賣瓜小販......

她記錄下的生活畫面觸動很多人,

或許不單純因爲這些日常的樸實和美好,

還因爲,它們寄託着

父女倆對生活的希冀。

「不賣慘、不無厘頭,只想展現一幅溫馨美好的鄉村圖景。 」

麥小登說,「我把它拍出來,是想讓大家看到,即使是這樣的家庭,也會生活得很好,也會非常的積極。 」

她漸漸有了名氣,兩度登上央視,被當地報紙採訪,粉絲也蹭蹭蹭漲到了200多萬。

有人評價她是河南李子柒。

麥小登說自己談不上是什麼 「河南李子柒 」,其實農村很多女孩都會開拖拉機,都會做農活,她只是把這方面去展現給大家,讓大家看。

害怕自己當網紅引來效仿,教“壞”村裏的小孩,她還會對着鏡頭說: 「因爲學習不太好,所以在家開拖拉機,所以你們不要學習我。 」

現實生活裏,也不乏有人質疑麥小登。

這些人會覺得她在二十多歲的年紀,掙錢和陪伴都做到了,有些不可思議。

其實,當一個視頻創作者真心不容易,整整一年裏,沒有團隊,300多條Vlog,2萬多條片段,麥小登平均每天要一個人策劃拍攝剪輯8個小時,凌晨2點睡覺。

一個幾分鐘的視頻,通常要幾百個素材,拍攝就得花一天時間,有一次,她和父親去摘榆錢,樹有十幾米高,因爲角度不好找,光拍個爬樹的鏡頭,就爬了十幾次。

忙的時候,從早上七點多,忙到晚上兩三點左右,頭髮大把大把地掉,姑娘都擔心自己不久就變成二禿子。

麥小登還是選擇樂觀面對所有,她說:「不管將來怎麼樣吧,只要努力過好當下,生活不會辜負每一個用心的人。 」

視頻截圖源自抖音:maixiaode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 河南日報網:滑縣“網紅”麥小登:百萬“粉絲”路……

[2] 大河網:有種“網紅“只爲父親而“紅“農民父女“家裏蹲“即脫貧 如今化身紅遍全網的最美“瓜二代

[3]河南民生頻道:拖拉機女孩”—-河南網紅“麥小登”,“掙錢和陪伴”如何做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