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生与木偶对话,用十指演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

他们一手拿着勾牌,一手拨拉丝线,十指舞动间,又通过唱、念、做、打使得戏台上的木偶变得惟妙惟肖,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角儿”。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一生与木偶绑在了一起…

□晚报记者 潇瑜

实习生 陈靖/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流与传

百年历史木偶戏

平阳木偶戏发轫于南宋时期,一直盛演不衰,尤以明清两代为最,走过悠长的800多年历史。民国时期平阳木偶戏仍很盛行,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尚有100多班,其中以提线为主的有42班,以布袋为主的有75班,以杖头为主的有1班,从业人员500多人。

平阳木偶戏兼唱高、昆、徽、乱、时、滩六种声腔,唱念兼用官话、瓯语和闽语。其表演形式多样,融提线、杖头、布袋、人偶四种木偶表演为一体而以提线为主。

而为平阳木偶戏,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便是传承了四代的木偶世家——平阳县南雁镇卓氏家族,尤其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卓乃金和省级非遗传承人卓晓军父子。他们是闪耀在木偶戏璀璨星空的“父子星”。父子俩演绎的剧目有《水漫金山》《时针飞转》《蓝星星之歌》等,或传统、或现代的剧目多达数百种,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曾多次参加晋京演出、出国交流演出,积攒了一大批的粉丝,赢得了无数的赞誉。

父与子

结缘木偶两世情

现年88岁的卓乃金,出身于木偶戏班世家,从事平阳木偶戏已有70余年。

卓乃金,10岁跟随父亲卓作纪学习木偶艺术,13岁便能登台表演;23岁,进入平阳县木偶剧团,跟随剧团里的许家卿、林国诞学习。在剧团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没有一天停止过练功。他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当时剧团里仅有几个成员,去演出经常要走山路,睡地铺。不管排练还是演出,稍有休息时间,还得细抠挑、拨、提、勾、扭等动作。只为让观众们感受到,每一根被他提起的木偶线,都是有“硬”度的,有灵魂的,而不是“软塌塌、抖抖动”的。

凭借着对木偶戏的痴迷,卓乃金练不停,学不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木偶提线技艺“三绝”:一是操作提线木偶绝;二是制作木偶绝;三是自制木偶道具及服装绝。

由他制作并登台演出的木偶,双眼灵动、四肢灵活,一“蹦”就“蹦”向国际,捧得了多项国际、国内大奖。2009年,他还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阳木偶戏”的代表性传承人。

比起诸多的奖项与荣誉,最让卓乃金感觉到欣喜的是,他的儿子卓晓军从小就表现出对木偶的强烈兴趣,悟性极高,又勤恳好学,后来成为这个木偶世家第四代传承人。1979年,12岁的卓晓军考入了平阳县木偶剧团。卓乃金和剧团前辈们演出、讲解的时候,他就在旁边边看边练。卓乃金在儿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入团两年后,卓晓军就得到了随团赴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调演的机会。这一年,团长卓乃金带领的平阳木偶剧团因现代儿童剧《时针飞转》轰动京城。卓乃金扮演“大懒鬼”一角,卓晓军扮演剧中人物“李小明”。这个剧本,荣获13项大奖,包括第十一届国际木偶节最高荣誉奖,也令这对父子闪耀成于木偶戏舞台上,成了最亮的“父子星”。

1994年,卓乃金从剧团退休,卓晓军正式接过了平阳木偶剧团的担子。关于木偶的情缘,在父子俩身上重合、交织、传承……

思与变

为木偶注入灵魂

木偶戏在上世纪50年代红极一时。卓乃金回忆,当时下乡演出,一场表演能有1000多个观众,黑压压挤满了人。改革开放以来,平阳木偶剧团取得了光辉的成就,这与以卓氏父子为首的木偶艺人的创新精神分不开。

木偶戏的“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木偶制作的“变”,二是木偶表演的“变”。

多年来,平阳木偶剧团研究木偶制作的工艺,从竹篾到铅丝到泡沫制作,木偶的体型变得更加好看,操作也更加方便。制作的“变”还体现在线上。传统提线木偶是七条线,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木偶动作精细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木偶身上线位的数量日渐增加变成了十几条。

木偶制作技艺、操作技艺的精细化、潮流化固然重要,木偶戏表演中的“神”传递也同样重要。最鲜活的例子莫过于父子俩都扮演过的《水漫金山》中“小沙弥”一角。“我的师父也真怪,说什么许仙的老婆是妖怪……我才不管他怪不怪,今日不睡一觉才是怪!”通过这些潮语言加神表情,卓乃金和卓晓军将小沙弥这个极具个性的小和尚演得惟妙惟肖。因此,该剧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个人表演一等奖的既不是“白娘子”,也不是“许仙”,却是穿针引线的“小沙弥”。

“把木偶当成木偶,当成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件,这个木偶就‘活不了’,这台木偶戏也‘成不了’。表演时不但手脚要灵活,脑筋要转动,表情更要多变。”卓晓军将父辈传承提线木偶艺术的重点凝练成了简单的几句话。

守与创

为传统木偶戏赋予时代内涵

如今,观众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供选择,已很难再现上世纪观看木偶戏人满为患的热闹场景。

木偶演出“不吃香”了,自然愿意加入这个传统行当的新鲜血液也少了。如何守住父辈的“业”,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赋予时代内涵,创作出真正有艺术内涵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木偶戏作品,是卓晓军始终在思考、在探索的问题。

“会制作木偶,会拉民族器乐,会唱戏曲,是木偶演员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也是追求着创新中,不能忘的根本。”卓晓军告诉记者。譬如,对木偶演员而言,不一定会雕刻完整的木偶,但是木偶的手脚等关节,以及身体的某些部位要学会制作。因为木偶身躯活动的多个部位的布线设置是否合理,是木偶逼真的关键所在,必须要熟门熟路。

为了发现木偶戏的“好苗子”,卓晓军在昆阳一小和昆阳镇小开设了木偶表演兴趣课。兴趣课的根本目的自然不是为了培养木偶演员,更多的是给孩子们普及传统文化。不管这些孩子,今后成为木偶戏“铁粉”也好,成为木偶戏“传承人”也罢,播下去的一颗颗兴趣种子,都将收获一段段的木偶情。

在采访的最后,卓晓军告诉记者。只要有传人,木偶就有生命。这是卓乃金的愿望,也是卓晓军的执着,为木偶注入灵魂,这才是真正的“形神兼备”,一代代地往下传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