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羣人,他們一生與木偶對話,用十指演悲歡離合的人間故事。

他們一手拿着勾牌,一手撥拉絲線,十指舞動間,又通過唱、念、做、打使得戲臺上的木偶變得惟妙惟肖,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角兒”。同時,他們也將自己的一生與木偶綁在了一起…

□晚報記者 瀟瑜

實習生 陳靖/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流與傳

百年曆史木偶戲

平陽木偶戲發軔於南宋時期,一直盛演不衰,尤以明清兩代爲最,走過悠長的800多年曆史。民國時期平陽木偶戲仍很盛行,至新中國成立初期,全縣尚有100多班,其中以提線爲主的有42班,以布袋爲主的有75班,以杖頭爲主的有1班,從業人員500多人。

平陽木偶戲兼唱高、昆、徽、亂、時、灘六種聲腔,唱唸兼用官話、甌語和閩語。其表演形式多樣,融提線、杖頭、布袋、人偶四種木偶表演爲一體而以提線爲主。

而爲平陽木偶戲,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的便是傳承了四代的木偶世家——平陽縣南雁鎮卓氏家族,尤其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卓乃金和省級非遺傳承人卓曉軍父子。他們是閃耀在木偶戲璀璨星空的“父子星”。父子倆演繹的劇目有《水漫金山》《時針飛轉》《藍星星之歌》等,或傳統、或現代的劇目多達數百種,題材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曾多次參加晉京演出、出國交流演出,積攢了一大批的粉絲,贏得了無數的讚譽。

父與子

結緣木偶兩世情

現年88歲的卓乃金,出身於木偶戲班世家,從事平陽木偶戲已有70餘年。

卓乃金,10歲跟隨父親卓作紀學習木偶藝術,13歲便能登臺表演;23歲,進入平陽縣木偶劇團,跟隨劇團裏的許家卿、林國誕學習。在劇團裏,他如飢似渴地學習,沒有一天停止過練功。他回憶道:上世紀80年代,當時劇團裏僅有幾個成員,去演出經常要走山路,睡地鋪。不管排練還是演出,稍有休息時間,還得細摳挑、撥、提、勾、扭等動作。只爲讓觀衆們感受到,每一根被他提起的木偶線,都是有“硬”度的,有靈魂的,而不是“軟塌塌、抖抖動”的。

憑藉着對木偶戲的癡迷,卓乃金練不停,學不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木偶提線技藝“三絕”:一是操作提線木偶絕;二是製作木偶絕;三是自制木偶道具及服裝絕。

由他製作並登臺演出的木偶,雙眼靈動、四肢靈活,一“蹦”就“蹦”向國際,捧得了多項國際、國內大獎。2009年,他還被文化部評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平陽木偶戲”的代表性傳承人。

比起諸多的獎項與榮譽,最讓卓乃金感覺到欣喜的是,他的兒子卓曉軍從小就表現出對木偶的強烈興趣,悟性極高,又勤懇好學,後來成爲這個木偶世家第四代傳承人。1979年,12歲的卓曉軍考入了平陽縣木偶劇團。卓乃金和劇團前輩們演出、講解的時候,他就在旁邊邊看邊練。卓乃金在兒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真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

入團兩年後,卓曉軍就得到了隨團赴京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調演的機會。這一年,團長卓乃金帶領的平陽木偶劇團因現代兒童劇《時針飛轉》轟動京城。卓乃金扮演“大懶鬼”一角,卓曉軍扮演劇中人物“李小明”。這個劇本,榮獲13項大獎,包括第十一屆國際木偶節最高榮譽獎,也令這對父子閃耀成於木偶戲舞臺上,成了最亮的“父子星”。

1994年,卓乃金從劇團退休,卓曉軍正式接過了平陽木偶劇團的擔子。關於木偶的情緣,在父子倆身上重合、交織、傳承……

思與變

爲木偶注入靈魂

木偶戲在上世紀50年代紅極一時。卓乃金回憶,當時下鄉演出,一場表演能有1000多個觀衆,黑壓壓擠滿了人。改革開放以來,平陽木偶劇團取得了光輝的成就,這與以卓氏父子爲首的木偶藝人的創新精神分不開。

木偶戲的“變”,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木偶製作的“變”,二是木偶表演的“變”。

多年來,平陽木偶劇團研究木偶製作的工藝,從竹篾到鉛絲到泡沫製作,木偶的體型變得更加好看,操作也更加方便。製作的“變”還體現在線上。傳統提線木偶是七條線,隨着時代的發展,對木偶動作精細度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木偶身上線位的數量日漸增加變成了十幾條。

木偶製作技藝、操作技藝的精細化、潮流化固然重要,木偶戲表演中的“神”傳遞也同樣重要。最鮮活的例子莫過於父子倆都扮演過的《水漫金山》中“小沙彌”一角。“我的師父也真怪,說什麼許仙的老婆是妖怪……我纔不管他怪不怪,今日不睡一覺纔是怪!”通過這些潮語言加神表情,卓乃金和卓曉軍將小沙彌這個極具個性的小和尚演得惟妙惟肖。因此,該劇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個人表演一等獎的既不是“白娘子”,也不是“許仙”,卻是穿針引線的“小沙彌”。

“把木偶當成木偶,當成一個沒有生命的物件,這個木偶就‘活不了’,這臺木偶戲也‘成不了’。表演時不但手腳要靈活,腦筋要轉動,表情更要多變。”卓曉軍將父輩傳承提線木偶藝術的重點凝練成了簡單的幾句話。

守與創

爲傳統木偶戲賦予時代內涵

如今,觀衆有了更多的娛樂方式供選擇,已很難再現上世紀觀看木偶戲人滿爲患的熱鬧場景。

木偶演出“不喫香”了,自然願意加入這個傳統行當的新鮮血液也少了。如何守住父輩的“業”,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賦予時代內涵,創作出真正有藝術內涵的,羣衆喜聞樂見的木偶戲作品,是卓曉軍始終在思考、在探索的問題。

“會製作木偶,會拉民族器樂,會唱戲曲,是木偶演員應具備的一些基本條件,也是追求着創新中,不能忘的根本。”卓曉軍告訴記者。譬如,對木偶演員而言,不一定會雕刻完整的木偶,但是木偶的手腳等關節,以及身體的某些部位要學會製作。因爲木偶身軀活動的多個部位的佈線設置是否合理,是木偶逼真的關鍵所在,必須要熟門熟路。

爲了發現木偶戲的“好苗子”,卓曉軍在昆陽一小和昆陽鎮小開設了木偶表演興趣課。興趣課的根本目的自然不是爲了培養木偶演員,更多的是給孩子們普及傳統文化。不管這些孩子,今後成爲木偶戲“鐵粉”也好,成爲木偶戲“傳承人”也罷,播下去的一顆顆興趣種子,都將收穫一段段的木偶情。

在採訪的最後,卓曉軍告訴記者。只要有傳人,木偶就有生命。這是卓乃金的願望,也是卓曉軍的執着,爲木偶注入靈魂,這纔是真正的“形神兼備”,一代代地往下傳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