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聯播報道,7月30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舉行了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會。這次會議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一、中國最高領導人指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格局產生深刻影響,我國安全形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大。

最高領導人的這句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判斷,其內涵非常豐富。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洞察時代和世界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這一判斷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已經得到了充分驗證,也證明了我們早就確立這樣的戰略認識對我們國家戰略以及政策制定的現實指導意義,我們一直在這一判斷下受益,並且在未來受益會越來越大。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這一趨勢在近幾年已非常明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直接在原本就加速的狀態下又狠狠地踩了一腳油門,所以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在新冠疫情的深刻影響下大幅加速的。

新冠疫情對國際格局產生的重大影響,其實還沒有被社會充分認識,也沒有充分顯現,大家都知道影響大,但到底影響多大卻沒辦法在現階段就作出明確的量化。當然,現在看,其客觀效果就是,大大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進。過去可能要20年時間演進的局勢,現在可能要被壓縮到10年以內了。

這樣的演進速度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全球的重大矛盾可能會集中爆發,這毫無疑問會對我們國家的安全形勢構成重大影響,所以纔有最高領導人關於“我國安全形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大”的重大判斷。

也正是基於上述的重大戰略判斷,纔有了接下來第二個重要信號。

二、這次政治局的集體學習會,走進中南海授課的是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院長陳榮弟少將。

公開資料顯示,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是我軍專門把戰爭作爲研究對象的一個機構,因此陳榮弟少將走進中南海給我們國家最高領導集體授課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這表明兩點:一是“安全形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大”,二是全球的安全形勢與地區形勢都在惡化。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國家必須圍繞可能發生的戰爭做好萬全準備,既是有備無患,更是在將來“不打無準備之仗”。只有我們充分認識當前的國際形勢,科學地認識戰爭,我們才能儘量避免戰爭,一旦戰爭找上門才能以戰止戰,保護我們國家和人民羣衆的安全。

最高領導人在會議講話中說: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富國和強軍,確保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適應,軍事能力同國家戰略需求相適應。

我們國家的決策者們在努力做到防患於未然,其實現階段我們每個人也需要警覺起來。不要覺得我們就能天然享受和平與發展,事實上這個世界真正和平的時間很短,地區衝突、局部戰爭一直都沒有停過,我們國家和平與發展做得好,那是我們國家的能力和我們的決策者領導得好,但這並不意味着永遠可以享受這一切。事實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趨勢下,誰也不能絕對保證戰爭不會悄悄找上門,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提高警惕絕對有利於我們國家和我們自己。

坦率說,我們國家在戰略研判與工作準備上做得是很到位的。我們不妨來看一下自2015年以來的6次八一前後的政治局集體學習會的研究內容,全部圍繞軍隊現代化改革在推進,而今年則是由戰爭研究院院長就針對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進行授課。這一切其實都是爲了防患於未然。

結合前面我們國家的工作,想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超前判斷,再思考一下我們針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做的軍事現代化部署,我們的戰略和政策,真的都是走在世界前面的。想想現在的國際形勢我們就能明白,我們這些準備是多麼的具有前瞻性。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對中國到底意味着什麼都需要進一步觀察,但有一點已經可以確認,他增加了美國對中國的敵視,加速了美國對中國的打壓,美國戰略冒險的衝動正在因此增加,美國內部矛盾正在出現進一步激化。

有一個重要信息可能很多人都沒在意,那就是因新冠疫情影響,美國GDP二季度下降了32.9%。如此幅度的下降,這應該是二戰以來美國遭受到的最嚴重的危機。而且,從現在情況看,美國三季度、四季度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因爲疫情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是加重了。

現在,美國新冠確診已經接近500萬,死亡超過15萬,未來每天新增確診可能要達到一二十萬,死亡人數會不斷攀升,這對美國經濟來說將會產生持續而嚴重的影響。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的研判,新冠影響將持續數十年,那麼美國如此嚴重的疫情短期內很難解決,美國經濟繼續沉淪的結果很難預料,美國又將如何化解這一矛盾非常值得關注。

現階段,美國採用的是天量發鈔,通過發鈔支撐美國股市堅挺,從而儘量穩住經濟局面。然而。問題在於,美國經濟體不可能無限制承載這麼大的流動性,GDP的持續下滑最終會帶來新的危機,而全球範圍內很多國家都不願意再接受這些天量美元,這都將是美國的大問題。美國接下來會謀求怎樣的政治突破,這將是一個X因素。

這些重大的矛盾總是會爆發的,美國現在重點瞄準的就是中國,大家可以想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不是應該紮好籬笆,做好萬全準備。這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國家決策層需要做準備,我們老百姓也得在思想意識上做好準備,因爲美國對中國的挑釁以及所採取的措施已經非常敵意了,是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這一趨勢還在進一步趨緊,這就是大趨勢,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清楚的趨勢。

就中國周邊而言,相比過去,現在的軍事安全不確定性實際上大大增加了。在佔豪(微信公衆號:佔豪)看來,現在最不確定的有三個地方:

一、南海:

現在最容易爆發軍事摩擦的地方之一就是南海,美軍在南海的挑釁在程度上是不斷加強的,而且現在美國正在聯合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還準備再拉英國,如此處心積慮就是想在南海不斷給中國施加壓力,尤其是最近美國時隔4年後重提南海非法仲裁,核心目的就是要找到進一步挑釁中國的法理依據。

另外,在最近的年度美澳部長級會議上,美方就提出,要求澳大利亞在南海進一步挑釁中國,到更加敏感的區域進行軍演。美國的意思就是要澳大利亞和美國一起到中國島礁12海里以內軍演,雖然澳大利亞拒絕了這一提議,但未來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尤其是當美國領着四五個甚至更多國家的海軍到南海搞軍演挑釁中國時,這種軍事衝突的風險就會進一步增加。種種跡象表明,美國進一步在南海冒險的意圖正在增強。

二、臺海:

臺海局勢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平靜,實際卻不然。如果大家注意會發現,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軍機經常進入臺灣上空,因此解放軍的軍機也就順理成章到臺灣上空攔截和巡航。

其實這是不知不覺就突破了邊界。我們要明白,臺灣上空是我國領空,臺灣是我國領土,隨着這些邊界被突破,這意味着美國在臺海進行戰略或戰術冒險的可能性在增加。我們應該記得,美軍在前兩年是反覆討論派軍艦到臺灣,直到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直接亮出中國底線——“美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統臺灣之時”美方纔作罷。

那麼,如今局勢又有新變化,美國爲了給中國製造麻煩,故意製造臺海衝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臺海不同於別的地方,我們還沒有實現對臺灣的統一,在這種情況下這裏一旦有事,那必然是石破天驚的大事。

三、南亞:

南亞有兩個很明顯的較大風險敞口,一是中印之間,二是印巴之間。

中印之間的風險敞口在6月就釋放了一次了,以印軍死亡至少二三十人告終;印巴之間的風險敞口則是長期釋放能量,印軍和巴軍邊境衝突是家常便飯,而且時常死傷。

爲什麼說南亞這個也是比較明顯的風險敞口呢?根本原因就是印度。

很顯然,印度經濟正在瀕臨崩潰,印度新冠確診很快將過200萬,日新增確診已超過8萬,實際感染人數完全無法統計(正常情況下至少是兩千萬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的內部矛盾必然是不斷趨於激化的。在這種大背景下,印度爲了內部矛盾向外轉移,就可能對華、對巴進行軍事挑釁。相比南海和臺海,南亞方向的軍事衝突可能性更大,尤其是印巴之間。

站在美國和其他大國的視角,他們都希望中印之間爆發衝突,這樣就在全球局勢緊張的情況下有了一個突破口,對他們來說這是有利的,所以我們看到當印度要買武器的時候,幾個大國都非常踊躍。

印度現在相對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在與中國衝突後沒有過於不知進退。然而,如果印巴之間出現重大變故呢?印度還能耐得住嗎?事實上,在面對中國時印度到底能耐得住多久也是未知數。

所以,對中國來說,南亞的地區安全也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挑戰。

另外,東海雖然現在看起來是穩定的,但最近兩點變化值得關注:一是日本的態度變化,日本在南海表現得過於積極,日本對加入美國主導的“五眼聯盟”也非常積極,這都可能引發東海局勢的變化;二是美軍航母艦隊對東海的光顧,這都可能導致東海局勢重新出現新變化。

人類社會進入了多事之秋,2020年的各種重大意外我們都看到了,在這種時候,每個人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並隨之準備應對更大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