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1日刊登文章說,中國自20世紀末開始崛起爲世界經濟強國,目前已經成爲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令人喫驚的,是中國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便取得這樣的成就,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由於疫情影響,美國經濟遭受下滑,中國經濟趕超美國的時間或將“提前”了,有經濟學家預測,中國可能在2020年超越美國,成爲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對此,美國網友怎麼看呢?以下的觀點在論壇上獲得較多點贊,內容如下:

中國的人均GDP約爲美國的1/3。對於低GDP/人均GDP的國家來說,經濟增長要容易得多,因爲有更多的 "低垂的果實"可以進行的創收投資。中國20年來一直在追求這些:修建公路、鐵路、大學和股票交易所等。美國的增長機會要少得多,因爲美國在50年前就建立了這些基礎設施;它能實現2%的增長已經很幸運了,而中國可以做到7%。

中國的GDP如此之高的原因不是因爲它是一個富裕的國家,而是因爲它有非常多的人口。絕對GDP並不是一個特別有用的財富衡量標準,挪威的GDP很小(因爲它的人口很少),但卻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國家。

中國不可能在長期內達到與美國相同的人均GDP,因爲它的人口密度要高得多,這意味着更少的自然資源(農業用地、礦產等)。在未來的幾十年裏,它可能會達到美國的2/3,這將使它的GDP達到美國的兩倍左右。

但我不會爲絕對的GDP數字而失眠,它們和相對的經濟活動一樣,都是人口數量的函數,而人口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地理環境造成的。

可以看出,這位網友還是比較理性的。我們跟美國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即使經濟總量超過了美國,人均GDP,科技競爭力、國際影響力等方面,我國和美國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們中國人還是不能被這些數據麻痹,驕傲自滿,更不能放慢發展的腳步,還是應該加倍努力,好好發展!

對此,你怎麼看呢?

期待您的精彩點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