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最近忽然成了全網討論的重點,一衆“網易雲剋星”針對很多廉價的複製粘貼的傷感評論展開了嘲諷。玩“網抑雲”梗的人多,反感這個梗的人,也很多。突然間,雙方各執一詞,針鋒相對。當玩梗玩到影響正常評論,事情已然變味。都是最近突然湧進網易雲音樂 App 裏的。這讓本來正常聽歌的用戶一臉懵圈,體驗大打折扣。

可以說,網易雲音樂從誕生的時候開始,就是帶着爭議的。2013 年,網易雲音樂帶着丁磊的情懷橫空出世,憑藉着其相對個性的界面,以及獨特的功能,慢慢的被大衆接受。

當時QQ 音樂 、酷狗、蝦米等音樂軟件已經將整個音樂 APP 的市場份額瓜分,但是網易雲音樂還是在他們的夾縫中獲得了一塊巨大的“蛋糕”。而讓網易雲音樂獲得成功的有三大法寶:智能推薦、獨特的設計、社區文化。

網易雲音樂的智能推薦可以說是國內音樂APP 中做得最好的了。特別是私人 FM 和心動模式,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興趣偏好,實現了智能化的推薦。每日歌單,也給我們更多的選擇和驚喜,雖然也是通過我們聽歌的大數據分析得出的,儀式感滿滿的同時,也有了更加精確的推送。

網易雲的軟件設計一開始也給了很多人驚喜,簡潔的頁面,點擊播放時有唱片機的動畫,在當時,簡直讓人們愛不釋手。但是隨着用戶的增多,界面也越來越充滿了商業化的味道,VIP 板塊、商城板塊、視頻板塊、直播板塊的出現,也讓原本最受歡迎的簡潔界面變得臃腫。

而網易雲受歡迎的發家的最大法寶,也是引起了很大的輿論的功能,社區文化。在剛起步的階段,網易雲將音樂與社交結合在了一起,提高了互動,模式十分的新穎。並且也因爲這個功能,網易雲獲得了一大波的好評,各個評論區裏面都是在稱讚網易雲音樂的好處,身邊的人用網易雲音樂的也越來越多,似乎一夜之間大家都成了網易雲的資深用戶。

網易雲在當時也趁熱打鐵,把網易雲的評論區搬到了線下,把文案搬到地鐵車廂裏,成了一次刷爆了朋友圈的優秀營銷。

但是造成了現在的局面,喪文化和抑鬱等負能量成爲了網易雲音樂的主題,引發了兩撥人的“大戰”。網易雲自己的維護一定也是負有責任的。

但是網易雲最大的缺點現在卻開始暴露得越來越嚴重。這兩年,對於網易雲音樂的用戶來說,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的歌單灰了”。

是的,版權問題。

這個缺點對於網易雲音樂來說似乎就是無救的,比現在喪文化的潮流更加難以解決。很多歌曲沒版權,即使你是高貴的VIP 用戶,你也聽不了。比如,華語樂壇粉絲超多的周杰倫和五月天來說吧,網易雲音樂是沒他的版權的。想聽?沒辦法請轉投別家。

周杰倫的歌在網易雲音樂下架一年後,他的歌的評論量仍然比第二到第五名的評論量加起來都多。這部分著名歌手的粉絲可以算是網易雲音樂的核心用戶,即使網易雲歐美板塊、小衆等其他方面表現得非常好,但是始終難以和缺失的華語板塊的大量用戶抗衡,這也是很多人最終放棄網易雲音樂的最致命的原因。

所以,這一波全網的“風波”可以說是網友對於網易雲音樂的積怨已久,評論區各種無病呻吟,假抑鬱,騙贊等文化只需要合理引導,很容易就可以改正。但是對版權問題的解決方案,纔是維護住老用戶,吸引新用戶的重中之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