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有個讓很多網友好奇的問題,豬八戒挑的擔子裏到底有什麼?

喫飯是化齋或是野果充飢,衣服也沒見他們換過幾套,晚上借宿別人家,所以這擔子顯得可有可無。

如果你這樣想,豬八戒會說:“你比我笨喲!”

擔子裏的東西還蠻多,都是現代驢友必備之物,你不信,聽我一一道來。

護照

不管是古時還是現代,如果你要出國旅遊,護照必不可少,沒有這身份證明,甭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準叫你寸步難行。

擔子裏第一要物——大唐通關文牒,放在現代就是驢友首備之物護照。

大唐通關文牒是唐太宗發給唐僧的身份證明,代表唐朝向異國發出的介紹信,每到一處需要異國蓋章簽字纔可繼續西行,所以又有記錄行程的作用,當取經完畢迴歸唐都長安,需要上交作爲經歷的憑證。

通關文牒在唐僧出發時簽出,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是途中收的,因此通關文牒並沒有孫悟空三人的信息。

愛煞了唐僧的女兒國國王心思敏銳,發現了這個漏洞,避免被他國誤會是夾帶人口,自主加上了孫悟空三人的名字,其實算是塗改證件了。

通關文牒說得明白,大唐皇帝敕命御弟聖僧陳玄奘上西天大雷音寺拜如來佛祖取經!由觀音指點西行,請所經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

大唐御弟,觀音指點,拜佛取經,所以諸國還沒膽子難爲唐僧等人。

一是因爲大唐國力強烈,聲威浩蕩,一旦爲難唐僧等人,無疑挑起國與國之間的戰火,讓大唐鐵騎踏進國土,不傷也殘。

二是大唐的報復還算小事,如果站在了佛家對立面,而四大部洲皆是如來的轄地,那麼誰都不會再有立足之地。

通關文牒乃是擔中第一要物。

錦襴袈裟

如來曾講轄地四大部洲現狀,東勝神洲禮敬天地,北巨蘆洲以牧業爲生,西牛賀洲休養身心而長壽,只有南贈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所以要觀音前往大唐尋求取經人,賜下錦襴袈裟和九環錫杖。

穿錦襴袈裟可以“免墮輪迴”;執九環錫杖,“不遭毒害”。

觀音見唐太宗時論說袈裟的好處更爲詳細,“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穴”,相當於給唐僧買一個保險,只管西行,莫管險惡,自有造化。

這袈裟的功能,救人於危難之際,對應驢友們的一件救生工具,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發生作用,這是什麼呢?

驢友必備之物當然是電話,有條件的能用上衛星電話就更爲安全了,即使遇上危險,也能聯繫上外界,等待救援!

這件錦襴袈裟唐僧並未時刻披在身上,而是放在豬八戒挑的行李之中。

在觀音院孫悟空見院主賣弄他家財物,起了爭鬥之心,就從包袱中取出錦襴袈裟出來顯擺,結果被袈裟招來的黑熊怪盜了去。

在小雷音寺,唐僧爲示尊重和虔誠,命豬八戒從擔子裏取來錦襴袈裟披上,換過僧帽,哪知卻拜了黃眉大王!

由於唐僧袈裟在身,遭難之際果然觀音所說,衆多神仙護在唐僧身旁,只有驚險並無大難。

唐僧師進到達靈山腳下玉真觀時,休息了一夜,次日唐僧換了衣服,披上錦襴袈裟,手持錫杖,纔開始登山拜佛取經,西行之路到達終點。

可見,擔中第二件寶物當屬錦襴袈裟。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驢友旅遊探險,最起碼的安全知識必不可少,一些求生技能也必須掌握,才能保證高興出遊,安全迴歸!

唐僧當然也需要。

唐僧雖然在大唐熟講經文,但並沒有很專業高層次經書,直到遇到浮屠山烏巢禪師,傳授《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纔算學到可以保身的真實本領,而不是倚仗外物的保護。

觀音傳授的緊箍咒只是制約孫悟空的法咒,真正能夠讓唐僧自保的是這卷《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烏巢禪師說“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後,口授給了唐僧。觸類旁通,唐僧很快掌握了經書,從此面對各色妖怪,均是在默唸此經。

唐僧默下了此經,也放在了擔子之中,後來連同靈山大雷音寺的經文傳回了大唐。

豬八戒曾說“氈包三四層”,以防陰雨,就是保證雨水滲入擔子內,打溼了袈裟和經書。

擔中第三件寶物《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雜物

紫金鉢盂

當唐僧出發,唐太宗送出了化齋的紫金鉢盂,相當於給了唐僧一個金飯碗,盛水裝飯均可。

別小看紫金鉢盂,對驢友來說可能是救命之物。

資深驢友也必備一個水壼,在極旱的荒效野嶺或沙漠地區,錢買不來性命,而水壺卻可以。

衣物、被褥、帳篷

唐僧師徒四人,當然也要有換洗衣物。

唐僧不停地被妖怪抓來擄去,難免樹上掛一下,石頭上扯一下,衣服總會破的;三徒兒上山下海地打鬥,風裏去,火裏來,褲子也會爛的。

好在唐僧會針線活,不但會縫縫補補,還會做衣服,比如給孫悟空做虎皮裙。

孫悟空等人一路上除了那麼妖怪,國王、百姓感激之外總要送點東西,錢財不收,衣物還是要的,“大小衣裳,都來相送。”

取經路走了十四年,他們也需要蓋被子,就算孫悟空等人不蓋,唐僧也會怕冷,所以“八戒解包袱,展開鋪蓋,請行者安置。”

取經路上荒山野嶺多,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情況時常會有,所以生火做飯、搭帳篷還是需要的。

“教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糧,借他鍋竈,做頓飯喫”,顯然擔子裏備有米糧,除了化齋外該煮飯還得煮飯,但擔子那麼小,裝不了多少,難怪豬八戒一路上都在喊餓!

搭帳篷也簡單,氈包打開,繫上繩子,四面一拉,一個簡單的帳篷就形成了。“

長短八條繩”,不但可以做帳篷時用,也可以在大風暴雨時拴在唐僧腰間,防止走散。照此看來,擔子裏外之物均有用處。

一個合格的驢友決不會想着住店而不帶帳篷,也不會想着城市購買方便不帶防寒衣物和一些補充能量的食物,甚至些喜歡到極其偏僻的地方野遊的驢友還會準備簡單的鍋碗瓢盆等炊具,只有如同唐僧師徒一樣有備無患,才能使旅途充滿樂趣又具有安全性。唐僧師徒算不算一個合格驢友小團體呢?這是一個新的有趣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