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新增了他们!张伯礼:这是给中医药的荣誉)

据新华社8月3日消息,为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党中央决定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在相关地区和部门反复比选、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组织考察、统筹考虑,产生1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3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其中,“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为钟南山,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为张伯礼、张定宇、陈薇。

8月3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拨通了张伯礼院士的电话。对于成为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张伯礼说:“这都是给中(医)药的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

电话那边,对于记者的祝贺,张伯礼连说谢谢,表示自己正在开会,“最近太忙了。”

image.png

哪些人可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为国家最高荣誉,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奖章,签发证书。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设立“共和国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

第四条规定,国家设立国家荣誉称号,授予在经济、社会、国防、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领域各行业作出重大贡献、享有崇高声誉的杰出人士。国家荣誉称号的名称冠以“人民”,也可以使用其他名称。国家荣誉称号的具体名称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决定授予时确定。

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首次获得“共和国勋章”的有8人,分别为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叶培建等28人被授予“国家荣誉称号”。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一般每5年授予1次

有需要时可以及时授予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授予周期是什么?在2019年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时,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对这一问题作了解释。

这位负责人介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一般每5年授予1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逢五、逢十”周年时进行,有需要时可以及时授予。

2020年8月3日公示的1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和3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均属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此时党中央决定开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应属于“有需要时可以及时授予”范畴。

钟南山、张伯礼、陈薇、张定宇

为何成为“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根据新华社报道,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公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为钟南山。公示信息显示:

钟南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0月生,福建厦门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为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公示信息显示:

张伯礼,男,汉族,中共党员,1948年2月生,河北宁晋人,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奠定中医素质教育和国际教育的标准化工作基础,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张定宇,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2月生,河南确山人,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他长期在医疗一线工作,曾带队赴汶川抗震救灾,多次参加国际医疗援助。2019年12月29日,在收治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后,他立即组建隔离病区,率先采集样本开展病毒检测,组织动员遗体捐献,为确认新冠病毒赢得了时间,为开展新冠肺炎病理研究创造了条件。作为渐冻症患者,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带领金银潭医院干部职工共救治28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陈薇,女,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2月生,浙江兰溪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她长期致力于生物危害防控研究,研制出我军首个SARS预防生物新药“重组人干扰素ω”、全球首个获批新药证书的埃博拉疫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闻令即动,紧急奔赴武汉执行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全军防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xwliu 本文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赵倩 张炎良 责任编辑:刘效武_NN41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