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林医生么,妇产科现在有一名重症病人马上要生了,请立刻过来!”7月20日凌晨,还在急诊值班的奉城医院儿科副主任林束珠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顾不上眼前的病人还没处理完,林束珠便立刻跑向手术室,因为她深知,这是在和死神赛跑。

手术室外,夜色如猛兽般无情地侵蚀着光亮;手术室内,无影灯明晃晃地照在每个医务人员的脸上,也映照出了他们的紧张。“孕27+6周,胎盘早剥,产前出血。”妇产科的医生简单地介绍着孕妇的情况,“送来的时候,还能胎心,所以目前孩子还是活的,一会儿就靠你们了。”

胎龄太小,加上产前出血,这无疑让新生儿抢救小组的工作面临更高的难度。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抢救小组的每位医务人员只能严阵以待,确保抢救万无一失。经过漫长的等待后,0点44分,孩子终于被抱出来了。

“看到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太小了,而且全身皮肤苍白,没有肌张力。”林束珠告诉记者,当时护士称了一下,只有900克,属于超低体重出生儿。“虽然孩子的心跳和呼吸都非常微弱,1分钟Apgar评分也就3分,但我们绝对不会放弃。”

凭借过硬的职业素养,助产士第一时间配合正压人工通气和胸外按压为新生儿做抢救,但1-2分钟后心跳仍然非常微弱,心电监护仪显示指脉氧不到60%。于是,林束珠立刻让护士准备1:10000的肾上腺激素脐静脉注射和生理盐水扩容,5分钟后,Apgar评分升到5分,指脉氧和心跳逐渐上升。10分钟Apgar评分升到8分,心跳在140次/分左右,孩子有了自主呼吸,肤色、肌张力及反应也都有了改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脸上也浮现出轻松的笑容,他们知道,死神已经远离了。在和家属商量后,医院联系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派来新生儿转运车进行转运。因为手术室里没有辐射台,为了维持孩子的体温,医务人员也是想尽了办法,用治疗巾将孩子抱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小脸,以减少散热。“最厉害的一招是,我们的护士居然想到将盐水放进微波炉里加热,然后再装在一次性手套里来给孩子加温。”林束珠说道。就这样,抢救小组一边维持着孩子的体温,一边等待着救护车的到来。

然而,在等待的过程中,新生儿开始出现呻吟声,同时,指脉氧浓度也时不时波动一下,让小组成员的心也跟着忽上忽下。“我们等待的过程中感觉时间特别漫长,很难熬、很揪心。”好在情况出现没多久,转运车终于来了,同时儿科医院的新生儿住院总医师也来了,他们很快就给孩子插上了气管插管并建立了静脉通路,安全地将孩子转往了儿科医院。

“即便事情已经过去十几天了,现在回忆起来,还是能感到到那种紧张的气氛。”林束珠说道,“但更多的还是感动,有大家在一起拼命拯救一个小生命的感动,也有生命自己努力去和死神做抗衡的一个感动。”

生命之重,有时重过千金,有时却只有900克。而无论是怎样的生命,我们的医务人员都会舍命相救,在为了保护千家万户健康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