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皇太子处境都相当尴尬,要是做得不好,皇帝老子有意见,要是做得太好,皇帝老子的意见就更大了!毕竟太子是离皇位最近的人,皇帝自然而然地提防着他,彼此之间关系很是微妙。

如何把握其中分寸是一门大学问,很多太子就倒在这临门一脚上。但明朝的第一位太子朱标是个例外,他被后人称为“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

为啥?因为他的地位非常稳固,朱元璋对他没有任何猜忌,恨不得手把手地教他处理政务。

朱标死后,哪怕四子朱棣表现突出,朱元璋也没有动过换太子的念头。为了让长子一脉继承帝位,朱元璋不惜大肆屠杀功臣,就怕皇孙镇不住。

这固然是出于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拥护,但如果不是与朱标父子感情深厚,朱元璋未必能做到这一步。若在民间,父亲对儿子有多好都不奇怪,可天家无情,皇帝与太子走到后来基本都成政敌,像朱元璋和朱标这样的很少见。

整个明朝,从上到下,所有人都知道未来的皇帝一定是朱标,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对此也心知肚明。朱棣纵有野心,也半点都不敢表露,只能乖乖的当燕王,惹朱元璋生气了还得靠朱标说情。

为何朱元璋如此疼爱朱标呢?这得从朱标的出生说起。

大家都知道,古人早婚早育,十五、六岁就能成亲洞房当爹娘,但朱元璋家一穷二白,吃不饱穿不暖,后来还遭了灾,连家都没了,根本娶不上媳妇。

等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混出点名堂,得以娶妻马秀英时,他都24岁了,在古代属于晚婚。朱标出生那一年,朱元璋27岁。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27岁有第一个孩子不算晚,但在古代那可是妥妥的晚育。

再加上那时朱元璋已经创下点基业,急需继承人,打仗之余就在琢磨啥时候才能有个儿子。因而大家可以想像,儿子出生的消息传到前线时,朱元璋有多么的高兴。

他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到此山者,不患无嗣”,从这几个字,就能看出之前他有多么担心自己没有子嗣。朱标的降生,让他狠狠地松了口气。后来儿子多了,也就没了如此深刻的感觉。

再加上随后朱元璋就拿下了南京,更视第一个孩子为吉兆,对朱标极为重视,抱以极大的希望。

朱标5岁时,朱元璋就让他接受正规的儒家教育,老师也不是普通文士,而是宋濂这样的名儒。这些老师,后来就成了朱标的文人班底。

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即刻立朱标为世子,称帝后也立马封他为太子,从来没有过别的人选。

当然了,封太子并不能证明什么,新建的王朝,要想稳定人心都得立一位太子,以示传承有序,不会轻易垮台。太子的人选,也最好是嫡长子,这是普罗大众公认的继承原则。

重点是,朱标这个太子不一般!

这里有个鲜明的对照组,康熙是贤明的君主吧?但他防儿子就像防贼一样,哪个儿子和大臣关系密切,就会招来他的忌讳,进而夺嫡无望。

朱元璋却是完全反着来,他不怕朱标和大臣们来往多,就怕朱标和大臣们无意中疏远了,不遗余力地加深双方的联系。

在他的操作下,东宫简直如同一个小朝廷,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汤和、刘伯温等开国功勋全都在东宫挂职,光明正大地辅佐太子。朱元璋不但不忌惮,还颇为欣慰。

最能体现朱标权力的则是监国这件事。

对于一位太子来说,皇帝赏赐多少金银财宝都是虚的,唯有让他监国,才是真正的信任。而监国之权在朱标这里很简单,只要朱元璋外出征战,朱标便奉命监国理政,暂代朝事。

这还不算什么,最牛的是,就算朱元璋没有外出,朱标也有监国的机会,还是朱元璋主动提起的。

洪武十年,朱标22岁,有妻有子,按照皇室常见的套路,年华老去的皇帝该防备年轻力壮的太子了,可朱元璋就像普通的老父亲一样,欣喜于儿子终于能够顶门立户,命令大臣们今后一切政事先报给太子处理,然后再由太子上奏。

并且,朱元璋还让朱标“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其实就是让他提前体验皇帝的生活,免得登基后手忙脚乱,一时适应不了。

朱元璋对朱标的这种培养方式,显然是很合理的。理论知识再丰富,也不如实践所得,太子早点接触政务,以后会少犯些错。在朱元璋的高度放权下,朱标可不就成了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太子吗!

只可惜朱元璋精心培养出来的朱标,竟然壮年而亡,朱元璋一腔心血付诸东流,只能重新布局将希望放在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身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