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被億萬印度人翹首期盼多年的法國“陣風”多用途戰鬥機的首批5架總算到貨,抵達印度安巴拉空軍基地。爲了購買36架“陣風”戰機,印度足足花費了88億美元,平均每架“陣風”的身價高達2.5億美元,比美國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F-35還要昂貴。然而,剛剛到手的好東西還沒“捂熱乎”,一些眼尖的印度人卻發現,事情似乎不太簡單……

當地時間8月2日,據印度時報披露,印空軍高價引進的法制“陣風”戰鬥機發生了機身和尾翼大面積掉漆的情況,且機翼根部的輪廓燈和傳感器也未安裝。據此,有印度國內軍事專家判斷,法國交付給印度的“陣風”並非是完全達到作戰狀態的成品,要麼就不是一手貨,而是翻新的二手戰鬥機。

從印媒公佈的照片來看,剛剛到貨72小時的“陣風”確實開始出現“斑禿”症狀,由於無法以俯拍視角看到機背,故誰都不知道“陣風”的機身上是否還存在着更大面積的漆塊脫落。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並非第四代戰機,但法國也對“陣風”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隱身化處理,以求儘可能地降低雷達反射面積。如採用半埋掛架、機身外形修型和噴塗了可吸收雷達波的簡易隱身塗層等。

而今,印度的“陣風”剛到貨就掉漆,意味着其尚未正式在印度空軍形成戰鬥力,就已經開始了戰力減損,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諷刺。至於寶貴的簡易隱身塗層脫落的原因,一種可能性在於“水土不服”。

學過中學地理的人大都知道,法國以亞熱帶地中海氣候爲主,而印度則以熱帶季風氣候爲主,兩國的溫度和空氣溼度都有較大不同,且空氣中水分的含鹽量也有明顯差異。從這個角度來說,在亞熱帶地區使用的裝備被投入到熱帶地區,出現某些“水土不服”也很正常。

不過,這裏可能還有另一種更讓人“無語”的原因,即印度採購的“陣風”戰鬥機壓根就沒噴塗隱身塗層,只是噴了一層普通的軍用飛行器塗漆。從屢屢曝光的印度國產LCA輕型戰鬥機試飛照來看,其有着比剛剛到貨的“陣風”更加嚴重的掉漆問題,面積和位置都遠超一個量級。

由此想來,印度空軍要麼是出於省錢,要麼是出於急於接收新裝備而節省時間,爲新買的“陣風”選擇了與LCA相似的最普通且廉價的塗漆,如此纔會出現剛飛回來就掉漆的現象。倘若事實真是如此,那意味着本就並非四代機的“陣風”,隱身性能將被迫進一步縮水。

值得注意的是,上週“陣風”戰鬥機剛剛飛抵印度時,上至印度空軍高官,下至普通媒體,都曾目中無人地喊出“完勝殲20”、“虐殺殲20”的狂言。如今,面對着“到貨即掉皮”的飛機,不知道印度人還能否目中無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