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辣椒不要命,視辣椒爲神物,到了無法戒掉的地步,是在作死嗎

隨筆:這般毒物

文/菩寫寫

本以爲辣椒是不會害人的,至少,不會讓人產生墮落的感覺。萬萬沒想到,進入中年後,這種被我深愛了幾十年的東西,竟被我視作毒物,這分明是老命將休纔有的體會。

我喫辣椒的日子可以追溯到初生嬰兒期的第四個月,喝大人的辣麪湯(當然是大人主動端給我喝的,這就是命),不哭,不鬧,莽頭莽腦,彷彿那就該是我的營養品,不比牛奶差。於是在成長的漫長過程中,與辣椒幸福地相擁。

辣椒分爲新鮮和乾貨兩種,新鮮的包括青燈籠椒,紅燈籠椒,羊角椒,螺絲椒,二荊條,線椒,朝天椒,野山椒等。其中燈籠椒是甜的,沒有辣味的辣椒於我而言毫無誘惑,我不愛。可也有例外,海南的黃燈籠椒貌不驚人,卻能把人辣上天。綠色羊角椒和螺絲椒用來做虎皮煎椒,添油加醋,是一種簡單的美味。然最香還是二荊條,用它炒肉絲,是極佳的下飯菜,能喫三碗。而乾貨多半來自於貴州,分爲特辣,中辣,微辣,香辣。若煉熟油辣椒就買香辣的辣椒麪,其籽是爲鍾愛,比任何一種乾果都耐品,根本無法形容它填充味蕾時的美妙滋味。

熗炒蔬菜的時候,先入油,再扔一把掰斷的幹辣椒進去,把辣椒炸至略微變色,又是另一種口味——幹,香,和着各種調料,其味令人難以自持。還有買滷品時所配的辣椒包,也是頂好的美味,閒得無聊時,甚至可以拿來當作零食。這種辣椒包其實是炒過的辣椒麪混合鹽和味精,食之有味。

喫冷鍋串串的時候,店家在幹辣椒裏混入花生渣,芝麻,鹽,花椒粉之類的配料,氣味芬芳,好喫得令人咬舌頭。喫着喫着,我竟動了偷偷舀點拿回家的念頭,被家人罵得狗血淋頭:還喫,不要命了?斯斯文文一個人,爲了這玩意兒去“偷”,丟不丟人?偏我賊雄辯:人家孔乙己偷書不算偷,我舀點辣椒麪也不算嘛,何況食其菜品,付了錢的……

後來啊,家裏熟油辣椒被我喫完了,得重新制作。嚐了嚐從超市買回的袋裝辣椒麪,發現不用煎,已經足夠令人垂涎。於是半斤辣椒麪一口氣喫下一半,喉嚨裏沒感覺,舌頭也沒感覺,就像喫正餐一樣,不臉紅,不流汗。這樣就行?那就直接喫脆辣椒,這是一種少數民族產物,辣椒切成條,脆生生如同餅乾,但味精過多,有致傻之嫌,買了三罐,喫了一罐,還有兩罐用清水洗淨晾乾,倒入油鍋煎炸,一番炒作成就新的口味。

然而某天,號稱辣椒蟲的我卻開始懼怕辣椒,這得從一盤青椒肉絲和一罐熟油辣椒說起:買二荊條大概挑錯了筐,買到了外形差不多的線椒,炒了一盤香飄萬里的青椒肉絲,辣得雙腳跳。不僅如此,鼻瀧口水,大汗淋漓,胃裏火燒火燎,雙耳聽見脈搏突突,腦袋像是醞釀中的活火山。不怕你笑話,第二天就便祕了,生個大瘡又疼又癢,累及的部位不堪贅述,把藥店買了個遍,一個多月纔算好。

而熟油辣椒是細水長流,是柔情迷戀——要說喫麪時往面裏舀兩勺,算是輕症。偷,纔是病入膏肓的舉動,這種偷不同於竊,這是躲躲閃閃喫一口再喫一口的快感。可爲什麼要躲躲閃閃?因爲近乎變態的喫辣椒方式,讓我身體屢次不爽,起初是癢,然後巨癢,最後絕望之癢,甚至有割肉的念頭。醫生說不戒辛辣治不好,從那以後家人便防賊般防我,生怕我一天天偷喫熟油辣椒,又面露死相地喊難受。

我口是心非,前一分鐘保證藕斷,後一分鐘繼續絲連。癢算什麼,過足嘴癮纔是正道。胃潰瘍算什麼,迷魂之香令人垂涎。腸絞痛算什麼,死了也心甘情願。時間久了家人知我規律,當我飄然廚房,無聲,無息,無影蹤,必定是躲在瞥不見的角落,一勺接一勺地偷喫熟油辣椒,滿嘴噴噴香。

再往後……他們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不用摸黑鑽竈或遮遮掩掩了,慢慢喫,細細品,就好似咀嚼香甜的米飯。我也知道這樣喫辣椒的後果,可就是無法拒絕它的美,以此類推,抽菸吸毒大概就是這般滋味。

而今我依然喫這東西,次數卻漸漸少了,因被他們灌輸了許多命喪辣椒的故事。惜命要緊,因孩兒尚幼,不能無娘。口水滴答心如貓抓的時候,就喫水果,喫牛肉乾,喫花生,喫……我實在沒有喫零食的習慣。看了看辣椒罐子,恨不能一把摔個粉碎,可我,捨不得啊。

(圖片均來自網絡;文字由菩寫寫原創,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