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京长江路的六朝博物馆,目前正在展出一个叫南京考古2019年度精品文物展的展览,所展出的都是去年在南京发掘出的各种珍贵文物。今天,我们不说这些文物本身,说说文物被发掘的现场。本文图片来自南京考古研究院。图/南京考古研究院 文/凡尘往事

网上很多人戏称自己是民工,考古人也常常自称民工,只不过他们更接近民工,整天跟民工一样泡在工地上,张口闭口都是工地,土方,土层等。这是南京近郊一处考古工地,墓道已打开,里面有积水。图/南京考古研究院 文/凡尘往事

这是在对一个探方进行挖掘,考古工地上一些前期开挖土方的工作,一般是由社会上有资质的工程队承包,考古人员主要承担考古清理工作。右上角手中的小铲子,是考古人员必备基本工具。图/南京考古研究院 文/凡尘往事

探测土层,根据土层推测年代,从而确定地下墓葬情况。图/南京考古研究院 文/凡尘往事

清理探方,探方是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考古探方有两种5*5米和10*10米。一般采用5*5的较常见,探方之间会保留1米宽的隔梁,只要用于行走和各种工具运输之类。图/南京考古研究院 文/凡尘往事

对墓室进行发掘。这是一项精细活,往往一天也推进不了多远。图/南京考古研究院 文/凡尘往事

墓室内发现陶罐。陶制品是古墓中最常见到的陪葬品,在古人生活中,陶制品是最常见的日用品。但是每个时代陶制品的用料、烧纸工艺、造型、图案等都有自己的特点。考古人员往往根据这些初步推测墓葬年代和墓主身份。图/南京考古研究院 文/凡尘往事

发现陶俑,有陶俑的墓葬一般墓主的身份都尊贵,这种墓喜欢家族合葬,周边可能会存在其他墓葬,更容易出土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图/南京考古研究院 文/凡尘往事

两位小姐姐在飞无人机,无人机在多年前就被很多考古工地启用了。用无人机可以更直观地看清墓葬的全貌,在大型墓葬或者墓葬群的发掘中很有用。无人机除了拍照还能测绘,在后期绘图等环节也很方便。图/南京考古研究院 文/凡尘往事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秦淮区石门坎墓葬群,是2019年4月开始发掘的,这个墓葬群规模很大,古墓的年代跨度也很大,从汉代墓到宋代墓都有。图/南京考古研究院 文/凡尘往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