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旨讓劉墉去跳河,劉墉急中生智說了一句話,救了自己一命

文/觀心通史

1996年,一部叫《宰相劉羅鍋》的連續劇搬上熒幕,電視劇一經播出便風靡全國,觀衆們拍手叫好,同時也創下了很高的收視率。這部電視劇主要演的是,乾隆年間,劉墉智斗大貪官和珅的精彩故事。當然在電視劇中,和珅肯定是鬥不過劉墉的,常常被氣得直轉圈。

兩個朝廷命官天天你爭我鬥,而乾隆則安心在一旁看大戲,兩人每次都惹得乾隆哈哈大笑。和珅的壞心眼子非常多,常常想着算計劉墉。這天,和珅又想出一個餿主意,想治治劉墉,他忽悠乾隆說,臣有一個辦法,能試出劉墉對皇上是否忠心。

乾隆一聽,來興致了,讓和珅繼續說,和珅說,皇上下令讓劉墉自殺,如果劉墉不想自殺,那就是不忠。古代封建社會非常講究三綱五常,講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和珅給劉墉挖的這個坑,夠狠也夠絕,如果劉墉死了,自己就少個政敵,如果他不死,就是不忠,不忠也沒有好下場。

乾隆把劉墉召過來,問他什麼是三綱五常?劉墉並不知道乾隆的心思,於是照本宣科的解釋起來,他剛說完,乾隆就立刻下旨:劉墉接旨,朕命你馬上去死。劉墉立馬愣住了,心想:好好地怎麼說讓我死就讓我死啊?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沒辦法,皇上的聖旨下了,不能抗旨不遵,劉墉領旨後就是不動。乾隆見狀怒斥劉墉,你是不是想抗旨啊?劉墉不緊不慢的說,臣不敢抗旨,皇上讓臣去死,卻沒說明白讓臣怎麼個死法。乾隆隨便說了句,那你就去跳河吧!劉墉當即磕頭謝恩,然後就退出去了。

乾隆命一個太監悄悄跟着劉墉,隨時彙報情況。和珅見劉墉已中計,心裏格外高興,只等着聽結果了。劉墉回到府中將此事告訴給了夫人,並吩咐下人燒上熱水,自己要洗個熱水澡。夫人和丫鬟在一旁大哭不停,劉墉卻在屋裏洗澡,像什麼事兒都沒發生一樣。

劉墉洗完澡看見夫人和丫鬟還在那裏哭,於是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她們,夫人聽後瞬間笑了起來,然後一切按計劃行事。過了半柱香的時間,太監回宮給皇上稟報情況,他聽到劉墉府上的家眷和下人們都在痛哭不已。皇上原本只是想試探一下劉墉,看他如何爲自己辯解,沒想到事情卻弄巧成拙了。

乾隆正在想,如果劉墉真死了,那自己豈不成了昏君了。正在此時,劉墉府上的管家張成揹着劉墉前來交旨,乾隆見劉墉沒死,只是渾身溼透了,心裏鬆了一口氣。和珅在一旁暗示乾隆別忘了當初的用意,乾隆轉而怒斥劉墉,你不是跳河自殺了嗎?怎麼抗旨不遵啊!

劉墉不慌不忙地回旨:臣領旨後,接着去跳河了,剛跳進河水裏就看到有個人朝自己游來,仔細一看,原來是屈原啊!屈原問臣爲何跳河,是不是像他一樣,也遇到了一位昏君呢?臣不敢辱沒皇上的英明,趕緊解釋道,是臣自己不小心失足落水的,當今皇上是千載難逢的明君。於是,臣趕緊爬上岸了。

乾隆聽完劉墉的解釋,龍顏大悅,誇他忠心耿耿,一心爲了皇上着想,時刻維護皇上的名譽,還下旨賞賜了劉墉。劉墉憑藉着自己的智慧不但化解了危機,還得到了賞賜,這可把站在一旁的和珅氣壞了。真實的歷史中,劉墉比和珅大30歲,兩人同朝爲官,並沒有什麼衝突。可歷史總是滑稽的,抄和珅家的人正是劉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