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可以讓我們的國家環境污染情況降低,這幾年來一直在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型,並推出了很大的補貼政策,一時之間湧出了很多造車新勢力,當時不少人都在計劃買輛純電動汽車,但很快大家就意識到了這種車型的缺陷,那就是電池的技術不到位,導致續航方面受到了影響,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車企們都在努力研發電池技術,甚至想出了換電模式。對新能源汽車而言,曾飽受爭議的換電模式可行嗎?內行人說了實話!

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充電與換電的方式並存,但換電模式未來會是怎樣,能不能有所作爲,誰也無法預測,不過對此不少人都存在着質疑。如今換電模式正在成爲新能源產業的寵兒,這逆勢而來的是什麼情況?今年的5月份,換電站首次被寫入了2020年的政策工作報告中,將原來的建設充電樁變成了增加充電樁及換電站,這意味着換電模式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

在衆多的新能源企業中,北汽新能源是最早佈局換電模式的,如今已經與國家電網簽了相關的協議,制定了電池的運營方案。其實從去年開始,換電模式就已經受到了多個部門的支持,這個概念也被市場接受,並迅速地成爲了新的風口。截止到今年3月份,全國的新能源換電站已經達到了433座。

換電模式也就是說通過充電站將大量的電池集中儲存起來,並統一配送,對電池進行更換服務。如果這一服務可以到位的話,新能源產業有可能迎來新一輪的增長。不過換電模式從目前來看並不能真正做到便捷,這主要是因爲受制於建設密度的影響。

不過通過換電的過程可以看出,想要實現便捷也並不難,換電的過程全部都是電動化操作的,整個過程只需要三分鐘就可以完成,而換電後每公里只收取0.33元,充一次電可以行駛200多公里,還是比較划算的,不過整個廣州也不過只有二十幾家的換電站,給車主們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其實換電的模式也不是近幾年來崛起的,剛開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就在充電與換電之間猶豫,如今道路上的新能源車型越來越多,換電模式的優勢也凸顯出來,所以現在纔要重啓換電模式,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換電與充電仍然是共存的,以此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