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铭苇。最近这几年盗墓题材的影视作品有很多,其中以《鬼吹灯》和《盗墓笔记》为剧本基础的网剧和电影最为亮眼。大家看过之后,除了会讨论谁家的胖子最像之外,更多的都是对盗墓题材影视作品中的地下机关最为感兴趣。今天我也来给您说说,小说中的盗墓和现实中的盗墓都有哪些区别。

首先我觉得得先谈一个基础事实,小说中描绘最多的都是盗墓贼如何“进攻”,而现实中则是以墓主如何“防守”为主的。

下边咱们再来罗列罗列《鬼吹灯》和《盗墓笔记》中都记载了哪些机关,差不多就是这么几种,飞沙、自动化的火弩和刀斧、变异的动物、还有毒气。

飞沙在《鬼吹灯》中的“怒晴湘西”和《盗墓笔记》中的“西王母”中都有表现,《水经注》等古代典籍也对飞沙有诸多的叙述,但就目前为止,也仅仅存在于古代文献之中。近代考古在挖掘古墓的过程中,遇到的并非是飞沙,而是积沙。一般情况下最底下是墓穴,墓穴之上的积沙层,积沙层之上就是墓穴的填土,然后就是地表面。所以就正常来讲,从地表进行挖掘,并不会出现小说中飞沙伤人的事情,顶多就是积沙层的沙土渗落,把底下的墓穴掩盖。

自动化的火弩纯粹是深度的文学艺术加工,现实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古代很多典籍,比如《汉旧仪》的确记载了墓主利用火来阻挡盗墓贼的入侵。但是我们暂且不谈弩箭是如何实现自动化的,就说火,这个火并非是动态的,而是静态的火。而且这种火不会自己去燃烧的,除非遇到明火,不然就是个气体,所以跟咱们小时候在农村见到的沼气池是差不多的。

至于自动化的刀斧,不管是金属的还是石头等材料的,这个在咱们看到的小说中是出现最多的。就不说小说了,司马迁的《史记》中也对秦始皇陵墓做了记载,也明确提到了秦始皇陵在通到地宫之前有弓弩刀斧机关。但还是那句话,仅仅存在于文献之中了,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另外,个人认为弓弩刀斧实现自动化的过程过于精密了,时间久一点的话还不如拿一块大石头堵门口来得实在。

至于变异的动物,这个更扯了点。

“精绝古城”中的黑蛇个头超级大,等到了《盗墓笔记》里,蛇干脆都会说话了。确实我们听说过很多毒物守护古墓的传说,像成吉思汗陵墓,虽然没找到,但是群蛇护陵的传说传到海内外了。那么,有没有可能呢?个人认为,如果这等情况发生了,纯属巧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得排除掉墓主把动物放进古墓里,如果放进去,动物的吃喝都成问题。所以说,如果真可能发生的话,也大多会是因为古墓周边环境导致的。

最后,再来说说毒气。

因为毒气,《鬼吹灯》里的陈玉楼就被放倒了两次,一次是被耗子二姑搞的,一次是在献王墓差点归西。现实中肯定没有这种东西啦,比较常见的都是水银。这个在现代考古中并不稀奇,考古队员对水银挥发也是格外注意的。

所以说,现实里古墓的机关大多数都不是为了伤人的,而是想办法去堵住盗墓贼的去路,甚至是干脆就别让你找到。

也有一些比较另类的,比如徐州的龟山汉墓。墓主干脆生前在此立个石碑,我就不给你们念了,大概的意思是我这里确实没有值钱的东西,你们也就别费那个劲了。

所以说啊,文学归文学,科学归科学,别以为看了几个网剧就天天琢磨着在家搞点机关暗器,那些都是假的。当然了,也别盗墓去,先不说违法问题,你在家呆着睡觉,别人拿石头砸你家玻璃,你乐意吗?别人想办法撬你家锁,你高兴吗?

对不对?实在没事儿干,在家写本《贺电经》也行啊!行,今儿咱们就先聊到这儿,我是王铭苇,关注我,让你学到很多有意思的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