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做家务的男人》温暖发问: “分担意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美好生活必修课?

文|宝华(珞思影视研究组)

今年1月28日,在四川省广元市援鄂医疗团队出征武汉之际,一位叫蒋昊峻的男子带着哭腔对妻子大喊:“赵英明,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

彼时,在众多网友眼中,这个以“做家务”为承诺的丈夫,动人表达了每一个中国人捍卫日常生活的决心。不过,对于“包一年家务”算不算得上“最美情话”,网友们的态度各不相同,例如其中一些就认为——凭什么男人爱做家务就是世纪暖男,女人爱做家务就是理所应当?

7月31日,由爱奇艺出品、浙江蓝天下传媒联合呈现的《做家务的男人》第二季温暖归来,蒋昊峻惊喜亮相。节目中,他汇报了近段时日的家务成果,还分享了自己投身家务以来的深切体会:“一家人的关系好像比以前更好了。我不是在帮她做家务,我也在这个家里面住,所以我就必须去做。”

在集体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宅家时光后,相信许多人都和蒋昊峻一样,对于“做家务”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更深的领悟,相关讨论已经超越了“该不该做”、“该由谁做”,因为柴米油盐的气息、锅碗瓢盆的鸣奏,在今年都成了值得珍惜的美好与浪漫。

精准把脉这一细腻的大众情绪,新一季《做家务的男人》延续“男人担纲主理家务”的独特视角,试图帮助观众整理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节点所触发的从“家务观”上升到“家庭观”的思考和感动。节目通过展示“夫妻、代际、室友”三组典型关系,立体构建理解与沟通的对话空间,重在倡导一种分担与共建的生活观念,展现一种合作与和谐的相处模式,带领观众感受到更多家务中的乐趣、暖心与智慧,传递“美好生活,有我分担”的柔软理念。

挑战阵容全线升级

“优秀毕业生”魏爸为新一季“家务男团”加油

从第一季开始,《做家务的男人》就不局限于单一的夫妻相处,而是延展到夫妻、家庭、室友三种共同面临家务问题的亲密关系,进而带来更加丰富的观察视角,同时也覆盖多种年龄段的受众人群。

在制作团队看来,三种不同的男人身份——丈夫、儿子、室友,在主理家务劳动、处理家庭关系时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会串联起一个动态变化的成长历程,可以更加全面地体现当下社会家庭中的相处模式与相关问题。

在上一季节目中,袁弘、张歆艺夫妇,魏大勋及父母,汪苏泷、尤长靖三组嘉宾分别从爱情、亲情、友情的不同切面,成功掀起了一场关于“男性做家务”的大讨论。大家还记得“花式沙发躺”的魏爸吗?经过一整季节目的历练,他的家务能力已是脱胎换骨,第二季的第一期,“优秀毕业生”魏爸现身说法:男人做家务不是帮忙,而是分担、是义务。

新的一季,更多“做家务的男人”加入考验,和观众分享他们的真实日常和生活成长:“甜蜜夫妻组”前六期为迎来二胎生活的王祖蓝、李亚男夫妇,后六期为婚姻生活甚少曝光的吴中天、杨子姗夫妇;“幸福家庭组”前六期为奥运冠军张继科和他的父母,后六期为杨迪和他的风趣老妈;范丞丞和郭麒麟则以“逗趣室友组”的关系贯穿整季,展开一段相互磨合、相互影响的合租生活。

新一季节目不仅在嘉宾数量上实现了扩容,还会广泛涉及生活常识、任务分配、时间管理、分工合作、科学育儿、消费理财等家务百态,努力呈现有生趣、有感悟、有成长的生活样貌。

为了让节目更具现实样本价值,除明星家庭外,本季还将引入十位来自普通家庭的男人,挑战做家务的100天——100天,养成让女人幸福的好习惯;100天,去体会家务对于家庭的美好意义。说到做到的蒋昊峻已经成功树立榜样,节目似乎也有意通过这份“挑战书”,扣问更多的男人们:你愿意加入“家务男团”吗?

管理生活即是管理内心

提倡各展所长、和谐共创的生活主张

特殊的2020年,教会了人们重新审视平淡的生活,当日子被无数的琐事充满,“料理家务”不但见证人间烟火,也聚焦亲密关系、探讨家庭分工、透视生活真相。

相比起《做家务的男人》第一季重点呈现男人们从“不做”到“肯做”的变化过程,倡导男人应该主动承担起“做家务”的责任,第二季则将关注点升级到了“状态”,也就是当男人们更积极主动并且乐于承担家务的时候,怎样才能把“做家务”变成一种乐于分担、乐在其中、乐享生活的状态,同时提倡处理家务时各展所长、和谐共创的新主张。

首期节目播出后,女性朋友应该都很羡慕继科妈妈吧,水果有人洗、吃饭有人做,还有满脸的好气色,活脱脱一个被张爸宠爱的“小公主”。在张继科的家庭里,最妙的是“猜拳做家务”,这样的分工模式公平公开公正,还增加了生活的乐趣,难怪网友们都说“这一家三口好有意思”!

延续“外景真人秀+棚内观察室”有机结合的表达形式,本季节目继续由知名主持人朱丹、脱口秀演员李诞、《奇葩说》辩手傅首尔担纲演播室观察员,从“观众”视角对三组关系所展现的家务日常展开多元探讨,挖掘与传递新一代年轻人的新型家庭价值观及生活和谐相处之道。

第一期里非常令人难忘的一段分享是:“没有理所应当的家务,但是对彼此好是理所应当的。把生活管理好,才有管理内心的力量。所有家务我都帮你做,这就是我表达爱的方法。”

通过“家务”这个亲和力强又延展性大的切入点,节目也力求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敞开心扉的平等沟通。

首期节目中,王祖蓝和李亚男发生的一段“深夜小插曲”,引起了网友们的争论。忙完工作回到家里,面对厨房里霉变的物件,王祖蓝耐心值骤减,带着小情绪对李亚男说教,而李亚男只是在一旁微笑倾听。

那么,王祖蓝是否如一些观众所认为的那样“大男子主义”呢?《做家务的男人》将“家庭观”延伸到了原生家庭的探讨层面,比如王祖蓝在节目中承认自己很传统,他觉得在李亚男身上看到了自己妈妈的影子,有一种贤惠又温柔的“女性美”。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他对另一半有自己的期待和要求,这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到对生活细节的较真与磨合之中。

《做家务的男人》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生活就是这样,浓情蜜意有时,鸡飞狗跳有时,能在其中过出乐趣、过出智慧、过出温度,是一项需要用心至诚的修炼。

紧密勾连社会热点

传递“美好生活,有我分担”的积极理念

“分担意识”不光属于每一个小家庭,更存在于广阔的社会,为更好延展节目所倡导的“美好生活,有我分担”的理念,本季《做家务的男人》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又轻松有趣的载体,源源不断传递正能量。

身为“家务小白”,郭麒麟和范丞丞第一天上阵就状况百出,厨房差点都着了,但是非常治愈人心的一幕是:为了抚平流浪动物的心理创伤,使它们未来可以更好地与人类和谐共处,郭麒麟和范丞丞的宿舍作为“中途家庭”收养了两只流浪狗——小小和涂涂,节目也以此号召大家以“领养代替购买”,关爱动物,关爱生命。

如此暖心的举动,在本季节目中还有很多:5月20号护士节之际,郭麒麟、范丞丞亲手制作了手办,去医院慰问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护士;王祖蓝是一位热心环保人士,平时都将在外工作时喝水的塑料瓶都带回家,清洗干净之后进行回收,在家还主动教妻子进行垃圾分类;张继科在“世界无烟日”前夕,和妈妈一起为爸爸开启戒烟计划,用亲情的陪伴与鼓励,帮他过上无烟健康生活。

本季《做家务的男人》一经亮相,就以温暖、欢乐的画风获得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羡慕张继科妈妈#、#赵英明老公变形计#、#李亚男好温柔#、#王祖蓝女儿好聪明#、#范丞丞手砸包菜#等话题获得热烈热论。

为满足热心观众的多维需求,还有两档衍生节目与主节目互为补充、有机互动:一档是对节目花絮、定制采访、故事背景等进行话题式深度趣味编辑的《不做家务做什么》;一档是对三组典型关系的日常生活进行分组纪录、分别呈现的《男人的家务日记》。两档配套节目将加量放送值得分享的生活点滴。

家务活儿里有人生百态,家务事儿里有世间万象。“分担”到底是一门怎样的生活必修课?且看第二季《做家务的男人》继续娓娓道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