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帝國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的亞洲戰場宣告結束戰事。然而在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前,國內的許多軍國主義分子,大部分是帝國的軍人,他們不甘心戰爭的失敗,想力挽狂瀾,延續已然日薄西山的大日本帝國。在這一份不甘心的執念下,許多自殺式的攻擊方式紛紛出爐,也就是所謂的“玉碎”戰法,在刷新人類對戰爭慘烈程度的認識的同時,也讓許多日本士兵白白送死。我們所熟知的“萬歲衝鋒”、“神風特攻隊”,就是這一思想的體現。其實,還有一種我們很少聽說過,那就是“伏龍特工隊”。這一特種部隊事實上並沒有用於戰場上的實際戰鬥,因爲就在它投用的時候,日本帝國就宣佈投降了。不過這一特種部隊純粹是自殺式的行動,對於打擊敵人根本沒有作用。

1945年,日本帝國已經在太平洋戰場失去了戰鬥優勢,被美國軍隊步步緊逼、次次擊敗,最終退守日本島本土。這真是從哪來的回哪去,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但是日本人十分頑固、擁有軍國主義思想的日本人更是發誓決不投降。爲了保衛本土,日本軍方提出了“本土決戰”的觀點,企圖阻止盟軍登陸日本島本土。可是美國空軍早已在日本週圍海域投放了磁性水雷以封鎖,日軍又缺乏掃雷艦艇,於是日本計劃採用人工掃雷的方式,破壞盟軍的水下封鎖,。可是戰事逐漸近逼,盟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已經迫在眉睫,於是在當年3月份就被研究出來進行掃雷工作的潛水裝置就成了阻止盟軍登陸的武器,後來經過改進,推出了“伏龍水下單兵攻擊系統”。

這名字聽起來挺拉風,其實很簡陋,不過是一套潛水服、一根長杆子、一枚“五式”機械觸發水雷。它的具體操作就是先潛伏在日本近海,等盟軍登陸艦靠近後,利用長杆子,將水雷撞擊在登陸艦底部,將其炸翻。由於爆炸威力,伏龍隊員也是有去無回的,屬於自殺式攻擊。伏龍特工隊員心裏估計在說:長官你真是愛耍嘴皮子,自己怎麼不去呢?不會潛水我教你啊。然而這一自殺式攻擊,只是流於理論,並不能實現日本軍方高層,在普通士兵身上實現自己扭曲的武士道精神,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美好構思。首先,海底下是不易行動的,除了浮力和水壓外,底面也是凹凸不平,伏龍潛水員根本不能自在地行動。伏龍的潛水服裝備重58公斤,水雷都有15公斤,嚴重限制了潛水員在水底下的活動,所以會出現以下情況:“艦艇來了,快過去捅它。”伏龍隊員趕緊過去,“哎呀,怎麼走了呀?”伏龍隊員喊道,一邊奮力地朝艦艇離去的方向游去……

除了作戰設想上的先天不足,在後天的潛水裝置上也是不夠完善。1945年,伏龍隊員在訓練時,就因爲潛水裝置出了故障,導致10名隊員死亡。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可是這時候留給伏龍特工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再不下水捅艦艇,日本就要投降了。1945年7月,伏龍特工隊首支隊伍出戰,前往各大交戰區域,可是8月中旬,日本帝國就舉白旗了。伏龍特工隊終究是無用武之地,還搭上了10名練習隊員,在之後就解散了。這也是好事,畢竟少了數百條生命的無辜犧牲。日本軍方本想打造水底下潛伏的毒龍,但是終究還是隻能讓士兵們去白白送死,只能說逆天無道的日本帝國註定要失敗,所謂的伏龍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