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孔雨童

近日,在山東濟寧舉辦的一場歌唱比賽中,一名8歲的童星當上評委,點評成人選手演唱一事,引發網友熱議。

爭議的中心人物叫“小玉玉”,曾參加過《全球華人春晚》《星光大道》《笑傲江湖》等多檔節目,也是多個衛視節目的常客,算是在電視節目中有一定曝光量的童星。

仔細觀察她的演唱和點評片段會發現,在同齡層中,小姑娘確實有一定的歌唱能力和表現力,點評時也是邏輯清晰,言之有物。

但,作爲一個比較會唱歌的小女孩,就真正有作爲成人歌唱比賽評委的資格嗎?雖然其點評的是一個草根平民歌唱比賽,但選手們演唱的歌曲,很多表達的都是成年人的愛情和感慨,對此,一個8歲的孩子又能夠理解嗎?

而拋開8歲孩子是否具備做評委的資格一事不談,更值得思考的,其實是這一事件背後,家長、主辦方對孩子的消費。通過現場視頻可以得知,這場比賽其實是一場有冠名商的商業活動,主辦方看中的,或許根本不是專業權威,更多的是小玉玉的“名氣”,以及“小孩評委”的噱頭和眼球關注度。

而回到小玉玉這裏,因爲名氣而不是能力,置身於這種“8歲就可以當評委”的現實和一衆吹捧中,很難不對自我的認知產生偏差,甚至飄飄然、虛榮心爆棚。對於一個世界觀、價值觀尚在形成中的孩子而言,這不可謂不是一種隱憂。

而當我們更深入地瞭解了下“小玉玉”的日常,這種隱憂可能更要加劇——在她的個人微博上和網絡報道中可以看到,從三四歲開始,小玉玉就頻繁參加各種衛視綜藝、娛樂節目、商業演出,其中很多並非是兒童節目;2019年,7歲的她又以“公益形象推廣小天使”的身份,出席了一家智能兒童機器人的形象推廣簽約儀式並拍攝了宣傳物料。

我們並非不鼓勵有才華的孩子積極發展特長,但兒童的成長,應當遵循正常的身心成長規律,過多的讓其成爲成人喜好引導下、包裝中的“產品”,甚至商業傳播載體,確實有違天性甚至會扭曲天性——在小玉玉此次的點評視頻中,很多網友感慨這個孩子說話“完全一股大人口吻”“找不到童真的感覺”;在小玉玉微博等平臺發佈的一些作品,不少唱的都是成年人的情愛,而孩子的表情神態亦對成年人的模仿痕跡嚴重。

孩子是無法選擇成長環境的,因而大人的給予應當格外慎重。家長們普遍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但切不要沉迷在看起來風光無限的“成龍成鳳”表象之下,不加思考地去“催熟”和“拔苗助長”。

無論何時,如何讓孩子走一條正常健康的成長之路,是家長在熱搜圍觀爭議之下,該冷靜下來思考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