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在佛教中是高貴的象徵,而“白象”更連繫釋迦牟尼的誕生,因此更見珍貴。

在《摩訶止觀》中,六牙白象代表菩薩的無漏六神通。象有大力,表法身能負荷;無有煩惱雜染,因而爲白色。同時,“象”、“相”同音,“掃象”即“掃相”,意指破除對一切名相的執着。

正因如此,歷來畫家多以此主題作畫。

原因有三,第一,歷代帝王多篤信佛教;

第二,“白象”既高貴又吉祥,自然是宮中喜聞樂見的主題;

第三點,亦是最重要的一點,洗象亦寓意“對權位假象的醒悟”,臣子籍此暗中提醒帝王,不要被權位迷惑。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欣賞歷代的《洗象圖》,掃拂掃拂心中的執念,正所謂“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嘛!

元 錢選 文殊洗象圖

丁雲鵬(明)《洗象圖》

丁雲鵬《掃象圖》臺北故宮藏

丁雲鵬(明)《洗象圖》

丁雲鵬(明)《太平洗象圖》

明 丁雲鵬 《洗象圖》

明 崔子忠 洗象圖

明 崔子忠 《洗象圖》

明 佚名《洗象圖》

清代 佚名《洗象圖》 

清 佚名 乾隆皇帝洗象圖軸

吳詠香、溥儒 《仿丁雲鵬洗象圖》

陸小曼 《洗象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