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看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兄弟的事情,就可以認爲當初,宋高宗趙構對於岳飛提出的“迎二聖還朝“的反感因此而冤殺岳飛。是多麼一件政治正確的事情。當然,我們現在知道,趙構殺岳飛與迎“二聖“無關。但由此我們不僅疑問,朱祁鈺爲何不殺朱祁鎮。

如果朱祁鈺在朱祁鎮剛剛回到朝廷之後,就找個藉口或者有人體察聖意痛下殺手殺了朱祁鎮,那麼朱祁鈺的下場很可能會比歷史上好的多。因爲朱祁鎮活着那麼也就不會有奪門之變的發生,朱祁鈺駕崩以後,即便不是自己兒子登基,也不會轉到朱祁鎮一脈,朱祁鈺身後事肯定錯不了。只要朱祁鎮一死,所以是問題都是小問題,即便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也可以過繼旁支,照樣保得住生前身後名。朱祁鈺的優柔寡斷,害了他自己。

在朱祁鈺的內心深處,他肯定想殺朱祁鎮,要不然也就不會如此防範,朱祁鈺個人的委屈在於,我不想登基,你們硬逼我上臺,但做上帝王之位,感受到九五至尊的榮耀,是誰都不願意下臺的,而面對回來的哥哥,面對太上皇,殺了不敢,寄予厚養心理又過不去。優待不順氣,所以就只能囚禁,虐待。希望有人體察聖意把太上皇給殺了,可惜沒有。自己只能是乾耗,希望太上皇死在自己前面,可惜,唉,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只能說是養虎爲患。

明代宗朱祁鈺可以說是明朝十三位皇帝裏最委屈和最被無視的一個,在位七年力挽狂瀾,再造大明的功績屬於于謙。在位期間的能力應該不遜於朱祁鈺鎮,他最大的失敗就在於自己的兒子早死,如果歷史改寫,他兒子哪怕在位一年,朱祁鈺的歷史地位應該不比朱棣差。但最終結果就是幼子早亡,自己驚懼而亡(有可能是害死),諡號是侮辱性質的“戾”,也是明朝遷都北京以後,唯一一個沒有葬入明朝十三陵的皇帝。那朱祁鈺爲何不早第一時間弄死朱祁鎮呢,他可是有七年的時間啊。

不殺朱祁鎮,只能說明朱祁鈺不夠狠,在他內心深處還有親情,這玩意在帝王家真的是過於奢侈,李世民一代英主,唯獨沒有親情二字。朱祁鈺不是不想殺朱祁鎮。原因在於壓力太大,太后與羣臣都反對,瓦剌都沒殺朱祁鎮,回朝以後,卻死於自己弟弟之手。輿論壓力受不了,可以說,只要朱祁鎮死在朱祁鈺前面,屎盆子肯定扣在朱祁鈺頭上,從朱祁鈺更換太子都如此大費周章。可見朱祁鎮在朝中餘威尚在。等到自己兒子死掉以後,朱祁鈺也就沒有那份心思了,可見帝王的權力雖然迷失了一切,但在朱祁鈺的內心還沒有達到喪心病狂的地步。

心不夠狠,兒子早死,羣臣反對。這些都使得朱祁鈺不得不放棄對朱祁鎮殺害,瓦剌釋放朱祁鎮大大出乎了朱祁鈺預料之外。種種作用之下促使了朱祁鎮得以活命,但朱祁鈺萬萬想不到的是,自己的這個哥哥居然還能復位。成爲兩朝天子,也許真有天命這個玩意。皇帝還得是人家朱祁鎮一脈的,其間不過是休息七年而已,從中我們也看出朱祁鈺在帝王之家難得的一絲親情。

我是清水阿嬌,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