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开封网8月5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加快推进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开封实际,我市近日印发了《中共开封市委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产业为基 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

实施主导产业培育行动

立足县区自身禀赋优势,定准2~3个有基础、有潜力、能形成竞争力和带动力的特色主导产业,健全“六个一”机制,实行“链长制”。重点培育兰考县品牌家居、绿色畜牧、循环经济,杞县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粮食装备,尉氏县纺织服装、现代家居、健康医疗,通许县智能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木材家居,祥符区食品加工、化工、现代物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汽车及零部件、数字经济、装备制造,顺河回族区机械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禹王台区精细化工、新材料,鼓楼区和龙亭区文旅、商贸。到2025年,各县区培育2~3家龙头企业,打造1个以上百亿级产业集群,有条件的县区培育1家百亿级企业。

实施产业集群培育提速行动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大型空分、大马力智能拖拉机、食品粮食机械、高压阀门、智能流量仪表、智能机器人;

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促三产融合,重点发展肉类加工、粮油加工、速冻食品、都市食品、饲料加工等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整车制造、汽车配件总成、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及智能零部件、汽车涂装、车饰、汽车电子、汽车线束、汽车板材等产业;

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石墨电极、碳纤维、聚甲醛、新型耐火材料、涂料、铝型材等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拉长产业链条;

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重点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依托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做强棉纺、做大服装、做优印染、补缺织造;

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重点加强高端原料药、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创新药物等研发生产,提高核心竞争力;

现代家居产业集群重点改造提升家具制造、板材加工等传统木业产业,以链式引进和创新产品不断开拓市场空间。

实施亩均效益提高行动

严把准入关,各县和祥符区新上项目亩均投资额达到300万元以上,市区达到350万元以上。

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行动

到2025年,全市大型工业企业智能工厂建成率力争达到50%,大中型工业企业智能车间建成率力争达到30%,创建2个省级智能化产业园区,建成30家左右绿色示范工厂,力争成功创建1~2个省级绿色示范园区。

实施文旅强市行动

围绕打造黄河岸边的世界历史文化名都和“一带、一城、五片区、多节点”文旅空间布局,打造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加快建设宋都古城千年中轴线、环城墙、大运河3条文化带,北部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区、西部郑开主题乐园区、中部宋文化展示体验区、南部乡村观光旅游体验区、东部兰考县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和水东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区。到2025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5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00亿元。

实施服务业“两区”提质增效发展行动

到2025年,市商务中心区进入全省前列,兰考县商务中心区保持在全省前列,特色商业区全部晋升星级。

实施现代物流建设行动

中心城区西部依托综合保税区申建,加快国际陆港建设,打造国际物流园区;南部依托昌升、宏进物流园区,加快集散分拨能力建设,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东部依托产业集聚区,完善公路铁路交通设施,打造工业大宗商品物流园区;尉氏县建设临港物流园区,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各建设以冷链物流为主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昌升物流园效果图。

实施县域电商快递3级网络体系建设行动

构建以县城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为中心、乡镇服务站为纽带、村级服务点为支撑的3级电商快递营运管理体系。到2021年,各县建成1个电商快递产业园区。

实施高端服务业提升行动

依托自贸区健康乐谷、北部沿黄生态涵养区、朱仙镇组团等区域,定位高端,对标国际,集聚一批健康养生、护理康复和医学科研等机构,构建高端医疗综合区和特色康养旅游生态区。

实施优势农业发展提升行动

到202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在626万亩以上,新增高标准农田14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新培育80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40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

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行动

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大蒜、小麦、花生、蜜瓜、菊花、食用菌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统筹布局种植、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建设集“生产+加工+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推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到2025年,各产业集聚区实现大中型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50%以上,全部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力争成功创建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县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全覆盖,力争成功创建2家以上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

实施功能布局优化行动

加快实施“西强、北美、东兴、南融、中保”战略,支持西部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北部生态涵养区、东部产业园区、中部国家宋都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快速发展。

以民生为本

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实施县城城区优化行动

高起点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强化城市设计管控。加快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交通、管网、智慧化改造等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分类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实施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提升行动

依托兰考民族乐器、杞县铝型材、祥符花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农业基金等做精做强特色产业,发展一批先进制造类、现代服务类、农业田园类特色小镇。以东坝头镇、高阳镇、四所楼镇、朱仙镇、张市镇、水稻乡等为试点,突出主导功能,打造一批工业发达型、特定功能型、城乡融合型特色小城镇。到2025年,各县区培育发展2个以上、全市培育发展20个以上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

兰考乐器享誉全国。新华网资料图片

实施乡村振兴提速行动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有序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1+6”示范带,打造10条县区示范带,完成100个示范村、1000个整治村创建任务。加快乡村振兴工程建设,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一、二期工程,开工三期工程,集中力量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加速推进“五个振兴”。

西姜寨村庄一角。

实施城乡“五个贯通”行动

实施数字贯通。加快5G网络建设,2022年年底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

实施交通贯通。拉开大框架,扩容轨道交通,加快兰菏、郑开延长线建设,谋划推进郑州南至开封、开兰、濮潢等轨道交通建设,加快跨黄河通道贯通,谋划发展通用航空。

补齐大通道,推进滨河大道、开港大道、杞港大道、G310南移等工程建设,谋划推进开兰、开杞、开通综合快速交通体系,加密高速出入口,打造市县半小时交通圈。畅通微循环,优化城区及县城路网,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00公里。

实施水利贯通。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拓宽贾鲁河连通尉氏,提升运粮河(涡河)连通开封—朱仙镇—通许,修复马家河(惠济河)连通开封—祥符区—杞县,构建“一河为源、四横五纵、十湖连通、水林田草湿地为共同体”的大水文生态格局。

实施生态贯通。大力提升“一河两路”等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推进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土壤监测、农用地污染防治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

实施公共服务贯通。支持各乡镇办好1所至2所公办中心幼儿园、1所至3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和师生经费标准统一。

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各县和祥符区至少办好1所综合医院、1所妇幼医院、1所中医院,各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1个中医馆,各行政村设置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各县建成1个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

各村、社区建成1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以创新为要

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

实施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行动

加快推行产业集聚区“政区合一+公司”“管委(工委)会+公司”改革模式,同步创新人事薪酬制度,2020年9月底前兰考县和禹王台区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完成试点任务,2020年年底前全市所有产业集聚区完成改革任务。

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行动

加快推进开封海关建设、开封综合保税区申建、开封国际陆港筹建和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深圳文交所河南自贸区运营中心等平台建设,支持兰考县申建木材口岸、杞县申建大蒜现货交易中心。以自贸区建设为引领,推动自贸区对外开放功能向县区延伸,构建自贸区与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等“多区联动”的发展格局。

实施招商引资模式创新行动

围绕主导产业,聚焦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和龙头企业、冠军企业,积极开展驻地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线上招商、链条招商。创新机制,大力开展飞地招商、股权招商、规划招商,健全全市招商线索生成库,建立统计、财税分成机制,鼓励跨市、跨县区、县乡开展飞地经济合作,支持与国家级开发区采取一区多园、异地共建、托管等方式合作共建。

实施土地市场化配置行动

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积极推进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混合供地。鼓励通过出让、租赁、入股等方式,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实施劳动力流动畅通行动

持续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措施,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

实施行政区划优化提升行动

按照“能放尽放”原则推进权力下放,扩大各县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合理划分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支持以县为单位的专项资金整合,扩大县的财力自主权。推动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区、撤县设市,稳妥推进撤乡设镇、乡镇撤并、村居撤并。

实施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行动

打造“一中心四平台”信息化系统升级版,强化“党建引领、网格为基、技术支撑、资源下沉、哨响人到”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到2021年,基本建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对标国际标准和国家考核体系,聚焦短板弱项,加快建立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体系。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承诺制、项目代理制和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制,全面推广容缺办理、多评合一。

来源:开封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