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海勁邦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王榮進看來,安全問題成爲電池產業鏈股權投資的重大風險之一。如果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的安全得不到改善,導致消費者與投資者對行業發展信心不足,將對整個產業鏈都造成較大的影響。

電池百人會企業家“問道”長興暨後疫情時代·2020中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生態健康發展企業家論壇現場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8月5日訊(肖何 浙江長興報道)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頻頻出現,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具體品牌電動車起火的事故約爲25起。而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在2019年8月中旬發佈的《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5月-8月之間,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共發現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達到79起。

新能源車安全問題引起高層關注,監管政策加碼、趨嚴。6月3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工作會議;6月8日,工信部官網發佈了《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將對已售新能源汽車進行大面積排查,對6個月及以上未行駛或收到風險提示的車輛進行100%排查。

上海勁邦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王榮進

在上海勁邦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王榮進看來,安全問題已成爲電池產業鏈股權投資的重大風險之一。如果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的安全得不到改善,導致消費者與投資者對行業發展信心不足,將對整個產業鏈都造成較大的影響。

8月4日-7日,由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長興縣人民政府主辦,長興縣商務局、長興縣新能源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畫溪街道)承辦,中俄新能源材料技術研究院、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新能源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支持的電池百人會企業家“問道”長興暨後疫情時代·2020中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生態健康發展企業家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舉行。

5日,王榮進在論壇上做了題爲《電池產業鏈股權投資的風險和機遇》的主題演講,分享了疫情影響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電池新能源行業的投資機會與風險等,電池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暴發並蔓延,使得原本增長略顯疲軟的新能源汽車雪上加霜。動力電池及四大材料方面,毛利率逐步下行。王榮進稱,補貼持續退坡,電池新能源全產業承擔成本下降壓力,2017年-2019年電芯及四大材料毛利率逐步下滑,相關企業盈利壓力增加,投資方面要謹慎對待。

市場投資方面,王榮進指出,新能源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馬太效應明顯,頭部企業優勢更強,中小企業生存艱難,該領域的股權投資的風險很大。以電芯行業爲例,CR5市佔率達81.7%。寧德時代份額從2018年的41.2%提升至2019年的53.1%,而二三線電池企業加速被行業淘汰。

與此同時,全球動力電池集中度亦在提高,2019年全球TOP10企業有寧德時代、松下、LG、比亞迪、SDI、遠景AESC、國軒高科、PEVE、力神電池、SK。其中,寧德時代2019出貨量32.5GWh,同比增長38.89%,市場份額達27. 87%;松下2019出貨量28.1GWh,同比增長31.92%,市場份額達24.10%。

王榮進還指出,三元正極、人造石墨、溼法隔膜、電解液等主要材料市場呈現相對壟斷格局。

另外,根據行業相關上市公司一季報,2020年Q1行業整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爲43.47億元(不包含整車),同比下滑35.3%,環比下滑69.7%。

“資本寒冬”疊加疫情影響,使得投資機構更加趨於謹慎,投資意願不足。同時,由於電池產業鏈相關企業普遍面臨賬期長、資本開支大的特點,在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環比下滑的情況下融資更加困難,形成負反饋。

融資難影響企業現金流和資本開支,折騰一年時間融不到資的企業比比皆是。王榮進認爲,對於股權投資機構而言,無論是新投項目的潛在風險還是已投項目的再融資風險都比以往都要大很多。

在王榮進看來,儘管短期存在各種風險,但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全球共同確定的趨勢,目前市場整體滲透率還比較低,長期而言市場發展空間巨大。王榮進舉例說,歐美國家在補貼和罰款的雙重驅動下,儘管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歐洲主要國家新能源汽車銷量大部分出現同比實現較高增長,英、法、德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7%-9%。

王榮進還指出,固態電池可能是下一代鋰電池投資機會。電池用作動力系統至今已經有100多年曆史,鋰離子電池商業化至今也有30年左右,作爲下一代電池技術的代表,固態電池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同時,消費電池細分領域也存在投資機會,王榮進稱,隨着智能化的發展,未來對鋰電池的需求還會增長,電池會向各細分領域發展。如電子煙電池、可穿戴設備電池、特定場景使用的高倍率電池,小而美的產業機會不少。

除此之外,王榮進介紹說,海外戶用儲能市場蓬勃發展、儲能市場投資機會確定。根據調研機構Navigant Research公司的研究,美國2020年儲能部署裝機容量約爲1400MW,並且到2023年將達到4000MW。Wood Mackenzie Power&Renewables日前發佈的一份新報告,預計未來五年全球儲能市場將增長13倍,到2024年新增儲能規模將達到146GWh。

除了電池領域,一些細分電池材料領域也存在確定性的投資機會,例如,軟包電芯外包裝鋁塑膜技術壁壘高,目前國內80%左右都是進口爲主。國內產業基礎薄弱,產線設備、CPP、AL甚至膠水等供應鏈都需要進口。由於全球疫情影響,國外產能、物流及進口等受到限制,鋁塑膜供應鏈加速向國內轉移。國產鋁塑膜憑藉本土化優勢及長期的技術積累,正在從低端消費類電池向中高端電池市場滲透。

(以上內容根據論壇現場發言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