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文物中,青銅器是重要的瑰寶。青銅鑄造技術始於商周時期,在那個時候青銅器就非常貴重,只有貴族們才能夠使用。形態衆多的青銅器,大多都跟禮器、食器、酒器有關,這些器物最常見因此大多我們都在博物館見過。然而,2003年的一天,河南的一位老農卻向博物館捐出了一件令所有人包括考古專家都新奇萬分的青銅器——背插四箭的青銅龜。

老人說這隻青銅龜是他在河邊釣魚時釣上來的,龜身上插着四根箭,非常奇特,雖然不知道它具體是個什麼物件,但看樣子估摸着是件文物。博物館裏大烏龜的到來不僅引發了考古學家們的研究熱情,“龜照”一經在網上發出,也讓廣大網友們頓時炸開了鍋,有網友機智調侃道:龜身上插着四箭,這不就是“歸心似箭”嗎?

當然,大家也翹首以盼考古家們給出的權威鑑定。最終公佈的結果是,這隻青銅龜打造於商代晚期,它的背後還隱藏着一段故事,而這個故事的情節就在龜殼上的4行32個銘文裏,也關乎它的來源。

銘文譯文如下:

“丙申,王戈於洹,獲。王射,(歺又,意爲貫穿)射四,率無廢矢。王令寢馗貺於作冊般,曰:“奏於庸,作汝寶。”

3000多年的洹河邊上熱鬧非凡,一場由商紂王帝辛舉辦的盛大射禮正在舉行,射禮之於古人來說,爲意義重大之事,也是重要的禮儀文化。這場射禮,必須要由商王來射出第一箭。

商王站在高處,四下搜尋着河水裏的目標,突然,他發現了一隻大烏龜。只見其屏氣凝神,拉弓搭箭,“嗖”的一聲,箭離弦飛出,剛好射中了河牀中的。烏龜被釘在原地動彈不得,隨後王又補射四箭(按照禮制,王當射四箭)。

四箭皆中,紂王大悅,周圍也響起來了一片歡呼喝彩聲。王隨即命令近侍馗立即去撿回這隻烏龜,並交送給作冊般(作冊般,即商代史官名稱),他對作冊般說:“這隻龜就送給你了,你回去把今天的事記下來吧!”

得到大王這般恩遇,作冊般誠惶誠恐,回去即命人打造了一件龜中四箭的吉祥擺件,並把白天發生的事盡心盡力地記載上去。自此後,這件大鱉中箭便成了作冊般家的傳家寶,只是隨着歲月流逝,時空變遷,後來這寶貝不知又落入了誰人之手,經歷了怎樣的命運,以至於在3000多年的今天,被人從水中當真烏龜一樣釣了上來,也算是一樁奇事亦。

因此,這件四箭插背的青銅龜真實的名稱叫做“作冊般黿”,從外部造型上看,它造型奇特,史上無雙;從史料價值上看,它是研究商代歷史的一手史料;從文物價值上看,孤品價值連城,是青銅器中的至寶估價12億元。如今隔着玻璃罩子再看這實物,彷彿3000年前的那幕重回眼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