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重視文明傳承的國家,前代的思想、智慧等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後世。軍隊和軍人也是如此,《孫子兵法》雖然距今已經有2500年了,但仍然對今天的中國和全世界有及着其深刻的影響。古代那些名將的事蹟,也激勵和指導着後世軍人去學習和踐行。

東漢名將耿弇,他擊敗延岑、平定齊魯、攻克隴右,立下赫赫戰功,位列雲臺二十八將第四。他的事蹟也深深影響到唐朝的一員名將——李道宗。李道宗同樣戰績輝煌,在大唐帝國建立和開疆擴土戰爭中,參加攻打劉武周、王世充、東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等諸多戰役。唐太宗曾經評價李道宗是與、薛萬徹二人齊名的名將。

在征伐高句麗的戰事中,耿那句:“我們做臣子的,怎能將賊寇留待君父掃除?”的豪邁氣概, 也深深激勵了李道宗,他以耿弇爲榜樣,並用這句話激勵唐軍將士去攻堅克難並取得了勝利。

耿弇和李道宗,一個東漢,一個唐朝,時間相距600多年,都以這句話成功激勵了將士和自己,取得了戰鬥的勝利。我們分別來看,他們說這句話的歷史背景和所經歷的戰爭事件。

東漢建武五年(29),光武帝下詔令耿弇進兵討伐割據齊地十二郡的張步。張步得到消息後趕緊佈防,派手下大將費邑屯兵歷下縣(今山東濟南),費邑則派他的弟弟費敢去守巨裏(今山東章丘西龍山)。

耿弇想要消滅費邑的精銳兵力,就需要引誘其出來,巨裏就是誘餌。耿弇派人去砍伐了很多樹木,放出風來要用這些樹木填塞坑壕,三天內將攻打巨裏城。爲了讓費邑相信,他暗自放鬆對俘虜的看守,讓俘虜逃出去告訴費邑這些消息,費邑一看弟弟費敢有難,急忙出兵救援。

耿弇正好圍點打援,分兵三千直壓巨裏城下,自己親率精銳兵力佔據山脊山坡有利地勢,大敗費邑,並將其斬首。巨裏城的費敢見自己哥哥被殺,也不敢復仇,嚇得帶領人馬逃奔張步。費敢這一逃不要緊,耿連克四十餘營,平定了濟南。

耿弇進軍到淄水邊,駐紮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張步率10多萬大軍來攻,耿毫不畏懼,率軍從東門殺出,激戰中一支流箭射中了耿的大腿,耿弇用佩刀砍去箭桿再戰,周圍的人竟然都沒有發現他受了傷。

張步兵多,光武帝擔心不支,親自率軍來救。還在路上時,泰山太守陳俊對耿說:“張步賊兵軍力強盛,不如暫且閉營讓我軍士兵休息,靜待皇上駕到,再戰不遲。”耿弇則以此爲恥,說道:“我們做臣子的應該殺牛斟酒來慰勞百官,怎能將賊寇留待君父掃除?”說完不顧傷痛,率軍出營門大戰張步軍,從早晨一直殺到昏黑,將張步打垮,走投無路的張步只好投降漢軍。耿弇靠勇氣和正確的指揮,以數萬漢軍,擊潰了十餘萬張步主力,繳獲刀槍、錢糧無數。

600多年後,唐太宗東征高句麗。李勣、李道宗等拿下蓋牟城後,率軍進至遼東城下,將城池團團圍住,淵蓋蘇文迅速調動了一支四萬人的軍隊北上來援救遼東。面對氣勢洶洶的高句麗援軍,圍繞如何對付高句麗援軍,唐軍內部產生了爭論。大多數將領的意見是如今兵力不足,因爲圍困遼東城需要大量兵力,很難再抽出額外的兵力對付高句麗援軍,應該深挖壕溝,高築碉樓,藉助工事進行防禦,等皇上到來再做決斷。

李道宗則反對,他認爲:“敵人人數雖多,但他們遠道而來不免疲敝,我軍以逸待勞,可以擊潰敵軍”。李道宗說漢時耿弇就有不把賊寇留待君父掃除的氣概,我們爲何做不到,我等既爲前軍,就應當掃清道路以迎皇帝大駕到來,難道要將這塊硬石頭讓皇上替我們搬掉嗎?

李勣贊同李道宗的想法,李道宗毅然率四千騎兵阻擊高句麗四萬援軍,與高句麗軍激戰,李勣從外圍攻擊敵人,唐軍兩面夾擊,大破高句麗。唐太宗李世民大喜,重賞了指揮有方的李道宗。

中國的歷史,也是一部榜樣傳承的歷史,李道宗以耿弇爲榜樣,狹路相逢勇者勝,以少勝多擊敗了敵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