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歲月變遷,城市的景物在變化,人類的心境亦然演變。追求功名利祿,或是渴望財富,是當代多數人的心理訴求。由此之下,慾望的無限膨脹,使得人們內心浮躁,而藝術的價值,則是在歲月的流逝中變得彌足珍貴,同時爲浮世的人,及浮躁的心帶去“清零”的洗滌,從而更好地看清前路,繼續前行。

人無藝術身不高貴,對於藝術我們應以寧靜平和的心境去領略內在的意韻。在衆多的藝術瑰寶中,中國的山水畫傳承數千年,文化內涵和價值極高,被品味人士譽爲精神的“食糧”,常懸掛於企業領導辦公室,或各類文化藝術展館之中,供人欣賞觀摩。

誠然,山水畫的藝術之高無可置疑,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正確的選擇山水畫作品,且並非能真正的去感知山水畫中意境氣韻。尤其是,我們看到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權貴名流,開始通過各種途徑珍藏中國亞布力冰雪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學會會員、世界華人企業家聯合會榮譽主席吳大愷先生的作品,引發山水畫愛好者將目光關注到吳大愷先生身上。

那麼,吳大愷先生的作品爲何會大受歡迎?是否值得人們爭相搶購和珍藏?這背後是資本炒作還是其藝術價值遠不於此?

實際上,吳大愷先生在書畫圈中早已成名,資質輩分極高,圈內爲人口碑與作品口碑皆佳,20世紀畫壇四大家之一的潘天壽先生曾這樣評價吳大愷先生:

吳大愷《石影橫臨水》135*70cm

“設色須淡而能深沉,豔而能清雅,濃而能古厚,自然不落淺薄。吳大愷的“青綠”事實上已達到這一效果。從他的青綠山水的畫法來看,他畫“青綠”之前,已有了很好的筆墨功底,不然,他的勾、皴、點、染和用筆、用墨、用線應達不到如此效果的“筆彩”。在“大工筆”的範疇中,吳大愷的這些作品,有着極其重要的審美傳承價值。”

吳大愷青綠《歸舟圖》69*137cm

清新雅逸、中正和美、古質今妍,是吳大愷先生作品的獨特風格。風格的形成,有早年曆拜啓功、範曾、劉大爲、馮遠等名家爲師的莫大獲益,也少不了自身的聰慧和勤勉,反覆研究唐、宋、元、明、清各時期的藝術思想構成和繪畫的傳承關係,深入探析北宋的飄逸雋爽和南宋的含蓄凝重,取多方之所長,融會貫通創新式筆風。

吳大愷《泉落青山白雲飛》68*228cm

值得一提的是,吳大愷先生2009年被文化部評爲中國建國六十年最具影響力和收藏潛力的畫家,2010年被文化部評爲中國當代山水畫十大品牌畫家。作品曾被釣魚臺國賓館、大會堂等諸多美術館展覽,此中包括梵高之家藝術博物館,巴黎十區政 府大廳。期間作品更是被國內外政要、商人、海外華僑及各界友人收藏。

吳大愷《雲水籠碧樹》69.5*137cm

好的作品歷久彌堅,在時間的考驗中不斷展現自身價值,這正是吳大愷先生作品備受歡迎的本質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