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居然有個地名叫“中國”,揚言:名字比我國叫得早,絕不改名

文/觀心通史

我們都是中華兒女,我們共同愛着一個國家——中國,我們不論走到何處,只要提到自己是中國人,都會感到無比的自豪。中國現在發展得越來越強大,在世界上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尤其在最近的疫情中,中國表現出的大國風範,讓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無比敬佩。

“中國”二字已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稱號,而是每個中國人心中不可侵犯的榮譽和尊嚴。中國這個名號,我國已經叫了幾千年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世界上居然有兩個“中國”,除了我國之外,日本有一個地方也叫“中國”。

日本這個地方全名叫“中國地方”,位於本州島,是日本的一個行政區,下設5個縣。在這裏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這裏的全部單位或公司都會在名字前面加上“中國”二字,比如氣象廳會叫中國氣象廳,公司會叫中國某某公司。

中國遊客如果到了中國地區,看見到處都是“中國某某”,很容易聯想到,這難道是中國人在日本建的中國城嗎?其實不是中國城,只不過是重名而已,與國家的中國毫無關聯。日本的中國地區到底有多大呢?面積約3.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5個上海。

其實,“中國”一詞的意思是中XX的國,例如中心的國,中間的國。它早在紀元前就有了,比中華人民共和國還要早很多。日本中國地方中的“中國”,並不是模仿中國的名字而起的,據日本相關史書記載,它起源於西曆800年前後的平安時代。

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本早期不論是在文化上,還是在政治上都在模仿唐朝,所以在地名上也模仿唐朝的文化起了“中國地方”這個名字。先不考慮哪種說法是對的,最起碼證明了一點,日本在很早的時期就有中國地方這個區了。

我國在起“中國”這個名字的時候,是從中華文化中演變而來的。在我國封建時期,中國人常以中國爲世界的中心,以中華文化爲世界文化的中心,所以中國就成爲了世界的中心,也被稱爲中心國家,由此還發明瞭“中國”一詞。

而日本在西曆800年前後的平安時代,他的政治中心有兩個,一個是位於東邊的京都,另一個是位於西邊的太宰府,夾在中間的國家因地理位置而得名“中國”。後來,在明治時期,日本的國土被劃分爲8個“地方”,這裏也就改成“中國地方”。

我國的中國是指中心的國家,日本的中國是指中間的國家,其意義完全不同,所以兩者沒有任何關係。只不過,我國曆朝歷代都以朝代的名稱自居,很少以中國自居,真正稱中國是在1912年元月民國建立後,國民政府纔在國際上用中國這個稱號。

民國政府爲了避免在外交上引起誤會,曾向日本政府提議,讓日本更改“中國地方”的地名,但是遭到了日本的拒絕,日本政府還揚言絕不改名。當時中國國力羸弱,日本自然不把中國放在眼裏,更不會做出任何讓步。

不過,後來隨着新中國的不斷發展壯大,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現在國際上只知道有個國家叫中國,而不知道有個地區叫中國。結果,日本因爲重名的問題,麻煩越來越多,爲了自己方便,主動改名了,改成了“山陰山陽地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