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了“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爲前提”的重要戰略部署。事實證明,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的,只有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堅決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才能遏制竭澤而漁式的自然資源開發方式,從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衆所周知,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爲豐富的河流之一,但長期以來受水域污染、過度捕撈等活動影響,長江魚類資源量急劇衰減,不少物種瀕臨滅絕。爲了修復長江水域生態環境、實現長江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我國在長江流域各地的重點水域實施長達10年的“禁漁令”。然而,在利益的驅使下,偷捕魚類現象猶在,甚至形成了一條偷撈、運輸、銷售的地下產業鏈,長江“禁漁”面臨挑戰,打擊非法捕撈犯罪勢在必行。基於此,在“禁漁令”的實施背景下,公安機關開展專項行動依法嚴打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犯罪,對於確保長江流域禁捕取得紮實成效、推動長江經濟帶健康有序發展意義重大,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凝聚各方力量、嚴密細化措施,久久爲功推進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據《人民公安報》報道,截至今年7月底,沿江各級和長江航運公安機關已偵破非法捕撈刑事案件248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80餘名,查獲涉案船隻1040餘艘,形成了對非法捕撈違法犯罪的強大震懾。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流域的非法捕撈違法犯罪呈多點分佈態勢,不法分子爲規避查處打擊,多在夜間作案,捕撈地點大多選擇在偏遠區域,並以隱蔽的江邊灘塗、江心島等水流平緩水域或執法船舶無法到達的淺水、汊江處爲主。爲防止偷捕者鑽空子,公安機關要強化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健全完善執法合作機制,推動落實屬地責任,通過通力配合、聯防聯動,將涉漁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打蛇要打七寸,在堅持“以打開路”的同時,要加強破案攻堅,緊盯“捕、購、販”等重點環節,持續形成高壓嚴打態勢,全鏈條摧毀犯罪網絡和窩點,堅決斬斷非法捕撈地下產業鏈,以法律的強制力和震懾力確保非法捕撈違法犯罪徹底失去滋生土壤。

嚴打非法捕撈犯罪、保護長江生態環境,不僅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是一項全民工程,需要沿江羣衆的理解和支持。要把法治宣傳教育作爲重要工作抓手,通過開展涉漁犯罪法治宣傳,進一步強化羣衆的法律意識,積極發動羣衆舉報違法犯罪線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禁”的同時,有關部門也要注意“疏”,把羣衆的訴求放在第一位,給予他們必要的扶持幫助,用貼心的服務換取羣衆真心的支持,共同守護好一江清水,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行穩致遠。(席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