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航空工業處於從零開始的大發展階段,和戰鬥機型完全引進自蘇聯不同,一些輔助類機型也考慮從同一陣營捷克引進,這裏面就包括了Aero-45(愛諾-45)輕型運輸機。

可能二戰期間大家對捷克的認知就是那款捷克式機槍,但是這個中歐小國卻有着不一般的工業實力,戰前就已經能夠研製火炮、飛機等。再加上二戰期間被迫爲德國生產各種戰機,如BF-109戰鬥機等,航空研製能力進一步加強,到了戰後雖然以蘇制裝備爲主。但是在飛機研製方面並沒有放棄,主要轉向教練機以及輕型運輸機的研發,比如:L-29“海豚”教練機、L-39“信天翁”教練機、Aero-45(愛諾-45)雙發輕型運輸機等。

Aero-45(愛諾-45)是戰後捷克研製第一款飛機,總產量590架,最大的外形特徵是機背上的那個“吊環”,比例縮小更像一款鑰匙扣。採用雙發全金屬結構,座艙頂部由透明膠板壓制而成,標配一名駕駛員和3-4名乘客。

Aero-45(愛諾-45)輕型運輸機

Aero-45(愛諾-45)基本性能如下:機長7.55米,翼展12.3米,機高2.35米,飛機空重825千克,正常起飛重量140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273千米/小時,巡航速度185千米/小時,最大升限5750米,最大航程1650千米,續航時間可達5-9小時。作爲輕型運輸機,一次能帶3-4名乘客,再加上油耗小、價格低、飛行安全等,確實是居家必備的出行好裝備。

1951年,民航首次從捷克購買10架Aero-45(愛諾-45)輕型運輸機,1953年,空軍以單價85533元再次購入14架。這些飛機軍民兩用,承擔護林防火、治蝗、運送報紙等任務,也在地質部門有使用,1976年退出現役。

Aero-45(愛諾-45)輕型運輸機
Aero-45(愛諾-45)輕型運輸機 三視圖

愛諾-45基本介紹完成再次回到中國航空工業,1951年開始創建,有別於其他國家我們是先有空軍再有航空工業。

當然,創建初期以修理、仿製爲主,然後再過渡到創新及自主研製。1952年成立的哈爾濱飛機制造廠,同樣開始只是負責修飛機,到了1958年開始仿製蘇式飛機,典型代表就是直-5(米-4)。爲了積累飛機研製經驗,同年開始以愛諾-45爲原準機自行研製小型旅客機。

Aero-45(愛諾-45)輕型運輸機

說是自行研製,實際上就是對氣動外形進行了部分修改,其他系統完全參照愛諾-45設計,新機命名爲“松花江”1號。修改後的設計可以乘坐6人,客貨兩用將座椅拆卸後可以充當貨機,其實跟現在的麪包車雷同便宜又好用。由於飛機改動不大,沿襲愛諾-45強大的着陸性能,可以在野外或條件較差的機場起降。注意對比上下兩款機型,除了頭部不是採用設計視野更差、風阻更大外,其他方面基本長一樣。

“松花江”1號

“松花江”1號是122廠創建設計室後的第一款研製機型,雖然是練手機也沒什麼經驗,但經過大家努力。1958年7月8日起僅過一個月,就完成了簡單的氣動及強度計算、風洞試驗,以及圖樣設計工作。然後再花了一個月時間,完成了零部件的加工製造,9月底就完成2架原型機的裝配任務。其中一架用於地面靜力試驗,另一架於9月25日就首飛成功,前後只花了83天時間對於新手的軍工來說確實是神速。

雖然從研製到升空週期很短,但是這款機型實際上有很多不足,以至於雖然首飛成功但卻未能列入國家計劃。首先最核心的發動機沒有來源保障,原型機上的發動機就來自航校現役愛諾-45,直接拆借使用回頭還得歸還。其次僅憑一腔熱血雖然在很短時間內將飛機送上天,但是由於技術方案認證及調查分析不足,飛機存在強度不足、系統操縱不穩定等問題。

試飛過程還發生很嚴重的問題,主翼大梁強度不足,發動機短艙隔框強度不足。機上各種控縱系統不可靠,磁羅盤甚至存在干擾情況,種種嚴重影響到飛行安全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這款飛機上飛之後基本就再無人問津。

“松花江”1號

“松花江”1號採用半硬殼式結構,後三點可回收式起落架,機翼爲雙梁式結構。由中翼以及左右外翼組成(螺栓固定),中翼內裝2個油箱,兩端再固定住發動機短艙。基本性能參數如下:機組2人再加上6名乘客,空重96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600千克,最大載重640千克。

安裝兩臺捷克造Walt-111活塞式發動機,單機功率105馬力,最大飛行速度274千米/小時,最小飛行速度105千米/小時,着陸接地速度87千米/小時。正常巡航高度1000米,實用升限4500米,最大航程805千米,起降滑跑距離分別爲185米、164米。

按道理來說原型才8.5萬元自產肯定更便宜,而且這種飛行性能相當適合短途客運、貨運、運動飛行等,對地形要求也不高,不說專業機場就是普通草坪也可以起降。但可惜的是上世紀50年代航空工業還處於學習階段,相對應科研經驗、工業基礎還相當薄弱,最後這款百花齊放中誕生的機型來得快去得也快。

“松花江”1號 三視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