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顾近代时期的殖民帝国,或许大家都会知道大名鼎鼎的“日不落帝国”,熟悉“沙俄帝国”,甚至可能连西班牙殖民帝国也很熟悉。但是对于有着“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却了解不多。

实际上荷兰作为一个面积不到4.2万平方千米的弹丸小国,不仅是最早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而且在很多方面也位列世界前列。相比于其他欧洲的发达国家,荷兰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上都远远比不上,但是在经济和科技实力上却可以和他们并驾齐驱。

首先在科技上,荷兰垄断了全球高端的光刻机市场。要知道光刻机是生产芯片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也被业界誉为集成电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

光刻机设备的性能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因此研发的技术和资金门槛都非常高,而目前也就只有荷兰能够制造顶级的光刻机。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市面上没有荷兰所提供的光刻机,那么就算美国和韩国拥有世界上最厉害的芯片制造技术都没有用。除此之外,市面上的那些科技产品也都会停产,因为就算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CPU制造工艺,都离不开光刻机。

而除了光刻机以外,荷兰也是CD,DVD,WIFI和LED等技术的开创者。更值得的一提的是,荷兰这么一个面积狭小的国家,却拥有着许多世界级的科技巨头公司,像空客,飞利浦,壳牌都是成立于荷兰。

而且荷兰还建立了许多科技中心,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初创企业出现,也因此荷兰有着“新硅谷”的称号。可以说荷兰在高科技这一方面,位列于世界的前沿,把握着科技的命脉。

其次,荷兰这个国家除了科学技术厉害得让人惊讶以外,在农产品的出口量上,也同样让人非常惊讶。作为一个面积比台湾还要小的国家,却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国。

要知道世界第一大农业出口国是拥有30亿亩耕地的美国,而荷兰的面积不过只有美国的1/270,人均的耕地面积也仅有1.9亩。但是荷兰却不仅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而且还成为了仅次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国,单单在农业出口上,一年的净利润就达到2400亿!

那么为什么荷兰能够在这样“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下,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呢?

俗话的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荷兰的农业出口能够做到如此出色,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荷兰在设施农业和花卉产业上采取了高度化的科学组织方式。正是这些技术创新,全球化战略,高度组织化以及全产业链的协作布局缔造了荷兰农业生产的奇迹。

荷兰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很好地向全世界人民阐述了什么叫做“扬长避短”。他们不仅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高科技的农业面貌,像玻璃温室农业、园艺花卉等等,而且还利用荷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大量的优质牧场。

而且据了解,荷兰的高科技农业非常注重信息化操作和大数据的收集。他们的农业生产过程几乎全是智能化的大数据管理,对于农产品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光照都进行了非常自动化操作和防控。

所以即便荷兰“人少地少”,但每一年,它都可以生产大量的花卉、肉类、蔬菜、牛奶和水果,不仅能够做到满足内需,而且还能够大量出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农业出口国。

本文由BOSS说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平台、渠道,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