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讓紅軍不得不走上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突圍之路。長征路上硝煙不斷,無數優秀的紅軍戰士犧牲在長征的路上。更有不少士兵或者軍官,稍微幸運一點保住了一條性命,卻留下了終身殘疾。在1955年授銜的將軍中,有13位獨腿、獨腳、獨臂的將軍,他們肩上熠熠生輝的將星告訴世人他們爲共和國做出的卓絕貢獻。

賀炳炎、彭紹輝是獨臂上將,餘秋裏是獨臂中將,蔡樹藩是獨臂將軍,謝良是獨腳少將,而鍾赤兵是授銜將軍中獨一無二的獨腿中將。他失去的那條腿還有一個堪比關羽刮骨療傷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鍾赤兵跟隨紅軍主力參加長征。湘江戰役中,鍾赤兵率部阻擊桂系軍閥的戰鬥中負傷,成功阻擊了敵人,掩護主力順利渡江。湘江一役紅軍死傷慘重被重創。8萬主力部隊僅剩3萬,戰局極爲緊張。紅軍只能臨時改變路線出湖南,途徑貴州行至雲南,在扎西進行隊伍整編。鍾赤兵掩護主力撤退有功升任第12團政委。

爲了擺脫不利局勢,甩掉10萬川滇聯軍的圍追堵截。紅軍再次班師回貴,攻打婁山關。在攻打婁山關戰役中,師老兵疲的13團激戰一日沒有拿下這個關口。12團政委鍾赤兵主動跟12團團長謝嵩請纓率12團1營的生力軍,在3營的支援下攻下婁山關,並在王家烈的反撲下。

1935年2月,彭老總下達從正面向婁山關以南之敵實施攻擊的軍令。紅13團爲主力,紅12團從旁協助。滇軍雖然雙槍兵居多,但他們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油子,射擊精度高,單兵戰鬥力比川桂兩軍高出不少,再加上軍備精良氣焰甚是囂張。在這場血流成河的惡戰中,紅軍數次攻擊不奏效讓鍾赤兵大爲惱怒。鍾赤兵利用最傳統的激勵士氣的方法,脫掉上衣抓起砍刀赤膊上陣,衝鋒在前。在這次衝鋒中他的右腿連中九彈,整條腿血肉模糊,但效果也是顯著的。部隊衝上去了,於滇軍展開肉搏戰之後滇軍潰敗。

戰鬥結束,戰友用擔架把鍾赤兵擡回營部,一路上血不停地滴落在地上,失血過多的他已經進入了昏迷狀態。戰地醫生查看完傷勢進行了緊急救援。就算是在蘇區時,紅軍的醫藥也是極爲稀缺的,連醫療器械也不全。此時要進行截肢,不論是對鍾赤兵還是醫生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醫生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鋼鋸,只能用鋸木頭的鐵鋸來實施手術。當時的醫生不敢下手,鍾赤兵還鼓勵醫生說:“沒事,你就當鋸木頭就好了,你不下手,我這條命就沒了。”手術先後做了三次,第一次截去右腿小腿以下部分;第二次截去右腿膝蓋以下剩餘部分;第三次整個右腿從股骨根部全部截去。手術棚裏,並沒有傳來撕心裂肺的叫喊,只有鐵鋸鋸骨頭的聲音持續了良久,萬幸手術很成功鍾赤兵活了下來。

本來軍隊想讓他留在老鄉家裏休養,免得奔波讓傷勢加重。消息通知到他後,卻被鍾赤兵拒絕了。渡過金沙江、大渡河、白雪皚皚的雪山,部隊一路上無微不至的關懷,鍾赤兵在丟了一條腿的情況下,還是順利地抵達了延安並參加瞭解放戰爭,爲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這位將軍被授予中將軍銜,並獲得了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等榮譽。身殘志堅的將軍在新中國的成立後,一心撲在了新中國的民航事業上,在這個領域繼續發光發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