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蘋果公司的發展歷史上,哪件發明最具有歷史意義?有的人認爲是Macintosh和早期的蘋果個人電腦,因爲這些定義了蘋果的起源;也有人認爲是iPhone,因爲iPhone的出現讓蘋果公司真正步入偉大的行列。但是在起源和走向偉大之間,將蘋果公司從低谷中拯救出來的iPod可以說是力挽狂瀾的特殊存在。

iBOOK

1997年喬布斯迴歸蘋果,並且擔負着再次振興評估的重任。但是彼時的個人電腦市場已經完全被IBM等公司瓜分殆盡,而微軟的Windows系統也統治了桌面端,讓蘋果的Macintosh和個人電腦業務只能處於苟延殘喘的地位。雖然喬布斯歸來之後憑藉設計感空前的5色iMac和兼具移動和計算性能的iBook筆記本電腦扳回一城。但是在個人電腦市場蘋果公司所佔的比例依然不到15%,僅憑個人電腦業務已經不足以讓蘋果走向復興。

iPod

更慘的則是隨着納斯達克泡沫的破裂,2001年全球經濟陷入了衰退,而剛有起色的蘋果公司則再次陷入了虧損。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喬布斯需要一個新的產品出現來力挽狂瀾。而那個產品就是跨時代的音樂播放器——iPod。

Saehan MP3

其實從發佈時間來看,來自三星子公司Saehan纔算是MP3的鼻祖。但是Saehan僅僅滿足於將音樂介質從傳統的CD和磁帶轉向閃存,卻沒有對MP3進行足夠的優化,這也爲iPod彎道超車留下了機會。

iPod

iPod爲何能打敗其他的MP3成爲音樂播放器的代名詞?首先是容量規格上的徹底碾壓,發展早期的MP3播放器普遍容量只有32/64/128MB三檔,可是身爲後輩的iPod已然達到5/10/20GB。更大的容量意味着可以存儲更多的歌曲。而在容量擴大之後,iPod的操作性也遠遠超過其他的MP3。爲iPod搭載類似觸控的轉盤滑動功能並且隨用戶手指滑動的加快,以更快的速度在播放列表裏滾動從而可以快速尋找歌曲,這種操作相對於依然使用"+"、"-"來進行操作選擇的傳統MP3無疑是一種降維打擊。

SoundJam MP

iPod的另一個制勝法寶則來自於線上音樂商店iTunes。通過改造在Mac電腦上流行的外部 MP3 播放軟件SoundJam MP,蘋果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正版數字音樂分享平臺。喬布斯憑藉着個人魅力,與索尼公司、華納兄弟、環球音樂、百代公司、BMG唱片公司簽訂了合同,讓它們同時爲iTunes提供音樂作品的銷售。也正是iTunes加上iPod的組合完成了音樂購買的完美閉環,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其他MP3可以對iPod發起威脅。

喬布斯在發佈會上展示iPod

2001年10月23日,iTune音樂軟件發佈九個月後,史蒂夫·喬布斯首次向衆人展示了iPod音樂播放器,他在發佈會上驕傲地宣稱"在這場全新的數字音樂變革中沒有領跑者,小如創新及Sonicblue,大如索尼,都沒有拳頭產品,它們還沒找到竅門,數字音樂大潮中的制勝之道。"、"但我們不僅手握制勝之道,蘋果品牌也將熠熠生輝,人們願意從蘋果手中購買數字產品。"

iPod

iPod讓蘋果公司第一次成爲了行業的絕對領導者,iPod推出的第一年銷售了10萬臺;而第二年銷量則攀升到160萬臺,增長了高達1500%。至此,蘋果公司憑藉iPod和iTunes,穩穩地坐上了數字音樂平臺的交椅。直至2004年,單是iPod產品一項的銷售,就爲蘋果公司貢獻了45億美元的銷售額。

iPhone

正是由於在iPod上獲得的豐厚利潤才讓蘋果公司有能力和決心去研發出iPhone並徹底顛覆傳統手機市場。但也正是由iPhone所引領起的智能手機風潮將iPod淘汰出移動音樂市場。世事變幻莫測也莫過於此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