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時,他並沒有正式入黨,爲何能擔任起義軍總指揮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失敗。一連串接踵而來的打擊,使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幾乎蒙受滅頂之災。然而,共產黨人沒有屈服,他們含着淚掩埋好同伴的屍體,舔幹了自己的傷口,扯去了國民黨的旗號,堂堂正正地亮出了鐮刀斧頭爲標誌的工農革命軍大旗,走上了武裝起義的道路。

7月20日,中共中央領導人李立三最先提出武裝暴動的建議。新組成的中共中央5人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決定發動湘、鄂、贛、粵4省的秋收暴動,同時又決定聯合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將黨的領導和受黨影響的北伐軍開回廣東,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繼續進行革命。

這天,譚平山、李立三、鄧中夏等在江西九江的同志召開碰頭會。

李立三等人認爲張發奎態度已經右傾,原先準備依靠張發奎爲領袖返回廣東的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已經很小。而當時第4軍、第11軍又正面臨着被駐於南昌、臨川、樟樹的朱培德第3軍、第9軍及由萍鄉向南昌移動的程潛第6軍包圍的危險。

爲此,李立三第一個提出:拋棄依靠張發奎的政策,主張在軍事上獨立行動,把中共所掌握的部隊集中到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對李的提議,其他到會的人員積極表示贊同。隨後,他們立即將意見急電中共中央,得到了完全同意,隨即委派中共中央常委周公擔任前敵委員會書記。

起義的準備開始於葉賀部隊進入南昌的27日。

周公也在這一天到達南昌,在他的前後,朱德和劉伯承也來到了這裏。

朱老總是周公的老朋友。1922年他懷着改造中國的決心,毅然辭去少將旅長的官職,從雲南去上海,找到陳獨秀,向他要求入黨遭到冷遇,又轉往馬克思的故鄉德國,執著追求真理時,正是在國外從事革命活動的周公,與他相遇於柏林,以極大的同情瞭解他的抱負,主動擔當介紹人,滿足了他的入黨願望。

北伐戰爭開始以後,朱老總投身黨的軍事工作。先在“歸附”國民政府的川軍楊森部從事兵運工作。楊森叛變後他又轉到江西,按照黨的指示,在朱培德的第三軍主辦軍官教育團,爲黨培養軍事幹部,同時兼任南昌公安局長。

1927年6月,朱培德“禮送共產黨員出境”,朱老總設法把大部學員派往各地參加農運,自己回到了武漢黨中央。由於他在江西滇籍軍政人員中故舊多、關係熟,黨又把他派回南昌,祕密參與謀劃起義。

劉伯承辛亥革命時期從軍,在推翻清王朝和討袁戰爭中,建過戰功。北伐前夕,經吳玉章同志介紹入黨。入黨不久,便在四川順慶、瀘州發動了武裝暴動,但因遭到敵人鎮壓,未能成功。事敗之後,幾經艱苦跋涉來到武漢,黨又以他的軍事專長,把他派到了南昌。

葉、賀、朱、劉,是這次行動的四員戰將。他們當中只有賀一人這時還沒有入黨,但他早年仰慕孫中山的民主革命。

從去年他隨袁祖銘部編入國民革命軍,擔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十五師師長以來,他與我黨的合作最爲親密。由於他全力支持我黨派出的政治部主任周逸羣的工作,讓他放手改造部隊,使該師面貌大爲改觀。第二次北伐,河南臨潁戰役中,打垮了奉軍一支主力,戰後威名日著,由師擴編爲軍,賀升任軍長。

賀擁護中共的政治主張,反對蔣汪的“清黨”和“分共”,對於這幫軍閥政客得勢之後,必將重演舊軍隊相互傾軋、排除異己,更是心有餘悸,不寒而慄。

所有這些,促使他在這個歷史的轉折關頭,認識到要革命不能依靠張發奎之流,作出了不與張發奎爲伍,而堅決與中共合作的正確抉擇。

資料:《葉挺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