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政策方向,很多時候要抓關鍵字眼、關鍵句子,因爲有些關鍵字眼和關鍵句子往往就是整個政策的最核心部分,有時候抓住一些字眼和句子的變化並深刻理解,就能把握政策方向,再結合大趨勢、大環境,就能對未來做出準確判斷,並讓自己在現實決策中很容易找到落腳點,通過藉助大勢的力量來推動自己的事業發展。

所謂巧借東風,揚帆出海,再紛亂複雜的世界,只要能掌握大趨勢、大環境以及影響資源走向和事情發展方向的關鍵元素,就能做出非常精準的選擇。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且,這將是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的最重要議題之一。

如果大家注意,會發現在5月全國兩會之時提出是“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短短兩三個月,爲什麼就把“逐步”改爲了“加快”?改這兩個字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會有怎樣的意義呢?把這樣的問題探討清楚,對於大家制定自己的發展策略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爲什麼中央把“逐步”改爲“加快”?在佔豪(微信公衆號:佔豪)看來有三個原因:

一、外部形勢持續趨緊,內需加快提升意義重大

在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新聞稿中有這樣一句話: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

之所以我們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就是因爲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複雜的,所以我們才需要“加快”改變局面,奠定戰略優勢、戰略勝勢。這些中長期的問題決定了我們必須打持久戰,而打持久戰首先必須立足於自己,這是經濟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題的戰略基礎。

那麼,外部形勢越發緊張,都有哪些問題是中長期的呢?在佔豪(微信公衆號:佔豪)看來,有三個層面的不確定因素導致外需的不確定性很強:

一是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和謀求對中國的圍堵。這是一場博弈,由於中美經濟的影響力,美國一定要傷害中國,那麼一定是互相傷害半斤八兩,但由於美國把中國作爲戰略對手看待,而且在傾舉國之力打壓中國及中國的科技公司,這必然影響外需的穩定性。

二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已非常嚴重,世衛組織已經明確表示將影響人類幾十年。因爲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交往趨弱和經濟活動的階段性弱化,必然直接影響全球經濟,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三是因爲疫情導致經濟大衰退,這又會大大打壓外需,影響外需從而負面影響中國經濟。

這三大因素導致了外需不確定性增加,那麼要保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必須發揮內需對經濟的支撐和推動作用,這就是我們要加快經濟內循環的大環境基礎。

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是當下中國的最佳策略

那麼,“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又是指的什麼呢?

一個國家的世界影響力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但經濟是一切的基礎,所以一個國家對全球的影響力取決於這個國家與外部世界的經濟循環的規模和順暢程度。

如今,美國打壓中國,想拉盟友一起圍堵中國,就是想切斷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繫,從而切斷中國與發達國家經濟循環,想把中國用政治、軍事和經濟手段封鎖起來,將中國的發展態勢扼殺掉。事實上,美國之所以如此歇斯底里打壓中國,正是因爲中國與外部的經濟循環過去些年比美國做得好,這也是美國爲啥逼WTO總幹事走人,想按美國的意願重塑WTO規則的原因。

面對美國的打壓,中國要與美國競爭,當然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所以美國對中國越圍堵、越打壓,中國就要越開放,不但要走出去,更要引進來,擴大中國與外部市場的經濟聯繫與循環。

擴大外部循環有兩個重要作用:

一是可以擴大中國的影響力,可以對沖美國對中國的打壓與遏制。

二是通過內需引導外需與中國經濟循環對接,從而擴大以中國內需經濟爲核心的全球經濟循環的規模。

這一切的一切,中國14億人規模的內需就是核心的核心,因爲有了這個內需作爲基礎,就能撬動全球市場,從而擴大中國的影響力以及擴大中國的經濟循環,讓美國對中國的陰謀破產。其實,這纔是真正的拼實力,比所謂的表面報復重要得多。

三、我們需要和形勢搶時間

觀察當前形勢,一方面美國打壓中國沒有底線、不講規則,完全強盜一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需要加快推動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的內需經濟模式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的發展格局,我們越早形成這樣的良性循環,越是更快地推動中外經濟循環的規模發展,在與美國的競爭中我們就越能處於更有利的戰略位置。因此,我們需要和現實搶時間。

從當前形勢而言,美國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打壓中國和轉移矛盾上。那麼,只要中國在經濟內循環和內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快速形成,美國的打壓就無法對中國造成實質性傷害,也無法阻礙中國發展大的腳步,中國反而會在美國打壓中變得更加強大。

一方面是中國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加快推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另一方面是美國不做內部改革,只想甩鍋,最終鍋必然是甩不出去的,其內部矛盾會不斷激化,那麼中美實力就會加快此消彼長,美國打壓中國就會越來越力不從心,我們有一天會戰略反攻,等着看好戲吧!

基於此,我們要搶時間,搶時間就是搶戰略優勢,美國歇斯底里耽誤戰略時機,正是我們抓住戰略機遇之時。特朗普在,最終不是中國的麻煩,而是美國自己的大麻煩,我們走着瞧!

上述是大的環境和趨勢,以及我國基於大的環境和趨勢所做的政策決策。既然大的環境和趨勢確定了,我們國家的政策方向也確定了,對於個人來說,基於這樣的大趨勢、大環境和政策方向來定發展方向和策略,就能事半功倍。

接下來,國家一定會想辦法打通我國內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加快推進經濟內循環的速度和效率。

舉個簡單的例子,爲了把我國廣大農村加快融入到我國經濟的內循環中,我們國家正在建立農村與城市之間的保鮮運輸體系。未來,一旦這個體系做好,那麼農產品就能直接從農戶通過合作社等機構流向城市消費者的餐桌,如此壓縮了中間環節,農民增收了,市民也得到了更多實惠和更高的生活品質,經濟內循環加速了,經濟發展效率、效果會得到雙提升。

譬如,睿意生活館(點擊進)前些時間支持湖北經濟復甦上架的秭歸臍橙,佔豪利用生活館的平臺幫秭歸賣了近30萬斤臍橙,戰友們品嚐到了美味的秭歸臍橙,而秭歸則發展了經濟,這就是加速經濟內循環的具體微觀細節。未來,隨着我國冷鏈運輸的發展,更多新鮮的農產品將會以更加便宜的價格抵達市民的餐桌。

既然國家在大力推進打通內部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各個環節,這就意味着新的商業邏輯、新的商機都在醞釀。那麼,你手裏有什麼資源?你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在新的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相關環節扮演角色?或者說,你有什麼創意或創新,能在這些環節中解決怎樣的供需矛盾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改變命運或根據自己現實的情況制定更加有利於自己發展策略支點。

再舉一個最近佔豪策劃的一個現實案例。最近睿意生活館(點擊進)上了華爲手機,這一策劃佔豪希望達到三個目的:

一、用實際行動力挺華爲。中美博弈華爲是美國打壓中國的着力點,美國傾舉國之力打壓華爲,實際上就是在打壓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此時此刻華爲太需要中國人的力挺了,佔豪作爲一箇中國人,過去一年多時間裏一直在輿論上力挺華爲,現在基於睿意生活館(點擊進)的平臺在實際行動上進一步力挺,這就是佔豪的態度。

二、給戰友們謀福利和實惠。由於華爲的價格體系控制非常嚴格,生活館不可能在價格上給大家讓利,但卻可通過非常重磅的返利金來給予戰友們實際的回饋。買一臺華爲手機可以回饋近3000返利金,對商品的抵扣比例高達30%左右,還有折扣優惠券享受折上折,這樣的措施讓戰友們真正享受到了質優價廉的國貨,既讓戰友們用更少的錢買更好的產品,也通過戰友們的購買力促進了國貨的發展,真的是一舉多得。

三、通過佔豪團隊精選出來的精品國貨,讓國人使用國貨,認識到國貨精品質優價廉的本質,當然也是促進國人支持國貨。這樣,不但幫助國貨打了品牌,更是促進了經濟內循環的發展,最終發展的成果是肉爛在鍋裏,爛在了中國這個大鍋裏,大家都受益。

其實,這就是佔豪(微信公衆號:佔豪)在通過研判大勢、大環境和國家政策後所做的選擇,是順應大勢、有利於國家社會和每一個參與的戰友的做法,從而實現整體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掌握的資源不同,一定可以採用不同的策略,但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只要搞清楚大趨勢、大環境,理解了國家政策,再結合我們實際所掌握的資源以及觀察到的機會,就能擇時擇機順勢而爲、事半功倍,既有利於社會與他人,又能發展強大自己。

時不時看到有些人喜歡抱怨,批評佔豪是喫着自己小鍋裏的飯,想的卻是大鍋裏的局,完全是鹹喫蘿蔔淡操心。事實其實恰恰相反,如果你能看懂趨勢、感受大環境的變化,並且還能充分理解政策取向,你當然就能順勢而爲事半功倍,當然就容易取得更好的個人發展。佔豪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幫助大家掌握趨勢發展,瞭解大環境以及理解政策取向的同時,更希望大家把這些戰略層面的東西與自己的現實結合,從而把自己的發展與中國的發展有機融合在一起,實現自己的中國夢!

坦率說,現在是近幾十年人類社會不確定性最大的一個發展階段,也是看起來發展好像最艱難的階段,但實質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環境下,全球的政治經濟秩序都在進行大洗牌,大洗牌其實意味着大機遇。面對如此歷史機遇,個人能理解幾分,能做幾分,就決定了每個人的高度和成績!

秉持初心,探究、探索未來的藍圖,是當前所有人都應該保持的一種最佳心態!不知道戰友你能理解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