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樹上

始終熱愛大地

升入天空

—— 伊塔洛.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

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正被熱議。在這個並不複雜的事件中,絕大多數人都罵中了要害。常年保持憤怒的人,更是熟練的由此及彼,由點及面,上升到了“小事件與大現狀”的調門上。

“生活在樹上” 這個隱喻,我很喜歡,如同喜歡三毛那句“一半在土裏安詳,一半在風裏飛揚……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人類的情感如此相通,連這些孤傲的思想也免不了雷同。若是我能多讀點書,或許會找到更多的類同性,而不是獨特性。

將“生活在樹上”的人生哲學輻射到各個具體的垂直領域中,似乎也能得到類似的想法。比如我們甜品師,誰不想自己做的甜品一邊從市場實際出發,一邊堅守個人想法,還能追求業界新高度?按照高考作文的標準,應表述爲:做樹上的甜品。

且看地上的甜品,它們就在那裏活奔亂跳,是多麼具體又直白的存在。比如“奶油霜配戚風” ,我們很熟悉的基礎公式,它代表了最普遍的大衆口味。做地上的甜品,就是緊緊圍繞這類公式,換湯不換藥,不需要根本性的創新。

國人喜歡的蛋糕口感要軟綿,最喜歡戚風。戚風的配方攤開一看:水分多,常用植物油,成本極便宜。你想換杏仁粉?這種品質的提高,消費者並不買賬。

戚風是什麼樣的蛋糕,這裏不贅述。看看下面幾個近幾年流行的大衆甜品,只在物料比例上有所微調,本質上都在玩戚風。

▲舒芙蕾鬆餅:改用煎的方式做
▲浮雲卷:用了燙麪法的戚風,並做成卷
▲爆漿蛋糕:戚風裏面擠入卡仕
▲冰乳酪蛋糕:戚風分切,抹上芝士含量較大的奶油霜風
▲鹹奶酥:戚風和奶油霜作爲夾層,加入鹹味的酥粒和堅果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生意啊。他們就篤定你始終是那個最愛戚風的人吶。而不願意爬樹的他們,會以另一種身份得到尊重:有錢人。

在天上飄的呢?一些職人以參加比賽得名次爲榮,經濟條件允許的,甚至常年比賽。怎麼說呢?爲名爲利,都無可厚非,榮登大雅,何錯之有。

但比賽作品與現實可售的甜品,有着巨大的差別。裁判的嘴並不是大衆口味。他們對風味濃度和振幅的接受力,對風味複雜度的辨別力,都非常極端,甚至偏執。因此,獲獎作品未必是好賣的那種“好喫”。何況,普通消費者纔不管你運用了什麼獨特的技術和設備。天上的甜品要穩穩的落到樹上,終究也是個技術活,可沒有自由落體的“自由”。

究竟如何才能做樹上的甜品呢?真正實際的問題,卻鮮有人回答。生活本身比思想大。高考滿分兄也只能說:“對無法言說的事情,保持沉默”。

說明:文中文字全部出自《現代漢語常用字表(2500字)》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