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她,本来是可以活的,却选择了死。”古城绍兴,解放路与府横街相接的闹市区轩亭口,由此矗立起了一座纪念秋瑾的丰碑。当年,秋瑾在写给王时泽的信中说:“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而男子之死于谋光复者……不乏其人,而女子则无闻焉,亦吾女界之羞也。愿与诸君共勉之。”秋瑾之死,如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路。

秋瑾何许人也?

秋瑾

秋瑾,1875年生于浙江绍兴,号“鉴湖女侠”,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

她从小崇拜岳飞、文天祥、花木兰、秦良玉等民族英雄和女中豪杰,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留下了许多充满强烈爱国思想和饱满革命热情的诗篇。

秋瑾的祖父同治壬戌(公元1862年)补行辛酉(公元1861年)恩科举人,官福建补用知府,历署云霄厅同知,厦门海防厅同知。

秋瑾的父亲同治癸酉(公元1873年)科举人,官湖南郴州直隶州知州,署桂阳州直隶州知州。可见,秋瑾家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宽裕的。

夫妻二人,志不相投!

秋瑾蜡像

1895年,秋瑾由父母之命,凭媒人的说合,许婚于湘潭富户王廷钧,并于第二年结婚。

1897年,儿子王沅德出生;1901年,女儿王灿芝出生。但在婚后的生活中,秋瑾常常处于孤独寂寞中:

一来在婆家的生疏感以及与父母兄妹的分离促使秋瑾常常处于思亲情怀中,从秋瑾居湘时期做了不少思念亲人之作就可以想见。

二来夫妇志趣不相投,秋瑾经历着与亲人分别的痛苦,但是丈夫王廷钧并没有给秋瑾足够的情感慰藉,相反他身上经商致富少文儒之气令秋瑾感到不同调。

秋瑾夫妇的关系虽然不算和谐,但也没有激化矛盾,只不过隐藏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只等待合适的时机就要演变成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个合适的时机或许就是北京之行,在秋瑾男女平权意识和家庭革命实践的演进过程中,北京之行无疑是最为关键的时期。

心比男儿烈的灵魂!

秋瑾

1904年夏,秋瑾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她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创作的《鹧鸪天》抒发了她立志为国牺牲的心声: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1905年,秋瑾回国加入光复会。同年7月再赴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公学。

1907年1月,她创办我国第一份妇女报刊——《中国女报》,号召妇女为争取解放而斗争。

1907年2月回浙江,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与徐锡麟共筹在皖、浙两地发动武装起义,为有效组织武装起义的力量,秋瑾整顿光复会组织,联络会党势力,组织“光复军”。

1907年7月6日,安庆起义失败。

1907年7月13日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她坚贞不屈,怅恨自己壮志未酬,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命诗。

1907年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辛亥革命后,在她就义处建立起了秋瑾烈士纪念碑,烈士灵柩定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

秋瑾烈士纪念碑

1912年12月孙中山莅临杭州亲往秋社致祭,题赠挽幛“巾帼英雄”。

除了“秋雨秋风愁煞人”的沉痛遗言,秋瑾身后还遗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年幼的子女。

女儿王灿芝,从事航空教育!

女儿王灿芝

女儿王灿芝自小喜欢读书,擅长诗文书法,并好武术,颇有其母任侠尚义之风,有人称赞她“英挺明爽,不啻秋侠当年”。

关于王灿芝豪爽的性情,其叔父秋文蔚曾在文章中有过极生动的记述,

据云:1925年,王灿芝入上海南方大学就读,“校址在沈家湾,地颇荒僻,星期六至沪,或买醉于酒家,星期一返校,亦必市酒数瓶携往,储备不时之需,盖桂芬秉母传,豪于饮,宁一日不食谷,不可一日无红友也。酒酣耳热,抵掌谈天下事,座客骇汗,许其慷爽有母风。”

王灿芝曾独资创办一个三日刊的小报,定名《春华》,自任撰述,因秋瑾别号“鉴湖女侠”,故自署为“小侠”。王灿芝心系故母,曾利用业余时间搜集整理秋瑾遗稿,编成《秋瑾女侠遗集》(又题《秋侠遗集》),192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王灿芝女儿(左一)

1928年夏,王灿芝在国民政府公费资助下赴美留学,后人纽约大学航空专科就读,“开吾国女界航空之先河“关于飞机之构造、驾驶之技术,探讨不遗余力,美国人士誉为‘东方之女飞将’”。

1931年6月,王灿芝学成回国,入航空署任职,主要从事航空教育,并曾在航空学校担任教习及编译之职。

当时,有人撰文说:“返观我国的女子对于航空的兴趣如何,以我所知,恐怕至现在为止,还以王灿芝女士最初的一个人,也是最后的一个人。”对其称扬备至。

儿子王沅德,后来成湖南首富!

儿子王沅德

王沅德的祖父经营商业,父亲王廷钧,在满清任部郎。他相貌酷似其母秋瑾,自幼为秋瑾钟爱。

本善诗文会骑射的鉴湖女侠,为了培养爱子,曾聘请很有名望的私塾先生在家为儿子王沅德教授四书五经。

1904年,不甘“重重地网与天罗,幽闭深闺莫奈何”的秋瑾,受新思潮影响,离开在京城任户部主事的丈夫王廷钧赴日本留学。

7岁的王沅德仍随父居留北京,稍后回湖南长沙就读于岳麓书院。其父病逝后,12岁的王沅德去绍兴迎母亲的灵柩回湘潭合葬。

辛亥革命后,王沅德进入上海正风大学读书。毕业后,到汉口《江声日报》社任经理,这是他第一次在武汉居住。

王沅德是王家同辈中唯一的儿子,家产丰厚。居汉不久,又返回湖南从事工商业。

在湖南,他先后任湘潭电灯公司董事长、湘潭膏盐矿董事长,还开办湘潭十六总“棉纱油盐号”,不久便成了湖南首富。

王沅德热心教育,不但捐资兴学,而且拨出株洲的部分房产开办新群中学。

王沅德与黄兴之子黄一欧甚好,并加入“民革”组织。他开明善良,仗义疏财,每年春节还对贫苦乡邻“放年米”,多次资助革命活动。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清明节,王沅德到浙江祭奠母亲,为了表达自己的怀念与亲情,仅土特产就装了满满一船。解放后土改时,他主动将所有的田产与私宅上交人民政府。

秋瑾剧照

总结:

作为一名女性,秋瑾是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秋瑾出生在官宦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明末清初以来,名门闺媛以隐居为尚,这在当时女诗人的作品中屡有体现”。面对动荡的时局,很多知识分子会选择逃避现实,在自己的圈子里自怜自艾。然而,秋瑾思想进步开放,在随夫赴任期间,耳濡目染的残酷现实更是激发了她内心的反抗精神,完全背离了我国历史上的传统女性形象,没有局限在社会赋予其的特定身份下生活,而是冲破了这层阻碍。她没有成为一个乱世之中流于世俗的平凡女子,而是成为了一个为革命捐躯的伟大烈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