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羣)8月6日,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舉行片花首發儀式。《在一起》由上海廣播電視臺、耀客傳媒、尚世影業共同出品。該劇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人物、故事爲基礎,講述了平凡人的挺身而出。整部劇由《生命的拐點》《擺渡人》《救護者》《同行》《決戰火神山》《搜索24小時》《武漢人》《方艙》《我叫大連》《口罩》十個單元故事組成。

片花首發儀式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說,《在一起》這個題材創作難度很大,但藝術工作者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電視劇要緊跟時代腳步。“電視劇《在一起》一定能夠勾起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觸動中國人的痛點、淚點,我們要最快速地跟上時代的腳步,反映時代的脈動,這纔是藝術創作最寶貴的東西”。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高韻斐認爲,《在一起》是一部謳歌抗疫先鋒,展現大疫當中大愛的優秀作品,劇中塑造了一批捨身忘我的抗疫英雄形象。

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臺長總裁宋炯明提到,《在一起》的創作緊密圍繞“用心”“用情”“用功”,打造重大題材電視劇精品。

在片花首發式現場,《擺渡人》單元的編劇之一任寶茹解釋了爲何選擇快遞小哥作爲筆下的主角,“我們採訪外賣小哥時,他們說,我們乾的事和平時一樣,只不過特殊時期我們堅持幹了,顯得好像不平凡。這個話本身讓我們很感動。在那個非常危急的時刻,你需要我就來,就咬牙取了、送了,我只要保護好自己就可以了。”

由楊陽執導的《武漢人》單元同樣是“小人物”視角,展現的是社區工作者爲抗疫做出的貢獻。楊陽說:“這個單元的最大難度是要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拍得有情有義、直擊人心、有笑有淚,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朱亞文主演的是《救護者》單元。在拍攝過程中,部分醫護羣演是真正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在拍攝中流露出的焦慮至今讓朱亞文非常難忘。“從他們眼神裏面能看出,抗疫經歷給他們帶來很多內心的衝擊,但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非常感染人,我是表演過程最大的受益者。”

《口罩》單元剛剛殺青不久,海清回憶起拍攝時的感受:天氣熱、真辛苦,但也是真感動。“有一場戲真沒想到會哭。跟董璇拍攝的一場中,她說她的朋友沒有口罩,生死未卜……當時我們穿着羽絨服,熱得不行,晚上一絲風也沒有,雜念很多。沒想到實拍這場戲時,我們兩個淚如雨下。一個小小的口罩,關係到多少人的性命?那種感受真的是非常難忘。”

由陳數主演的《決戰火神山》是最後一個開拍的單元,她扮演一位軍醫。陳數說:“作爲演員扮演醫護人員是難得的體驗,這個角色同時又是軍人,他們身上散發出純粹的、英雄氣概的力量。我們跟他們交流的時候,感受到了這種氣息,希望在表演中能把它傳達出去。”

張萌主演了《武漢人》單元,在她看來,參與本身就是意義。“大家不挑角色,露不露臉,戴不戴口罩都行,只要能參與一下,就感覺是特別光榮的事情。”

《在一起》目前已經完成了絕大部份內容的拍攝,預計將於今年十月和廣大觀衆見面。(文化副刊部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