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快來臨,印度8萬大軍在拉達克高原上個廁所有多難?

據印媒報道,印度駐印控克什米爾拉達克高原的8萬大軍,即將面臨寒冷的冬季。如何讓8萬大軍度過漫長而危險的冬天(從9月開始,到來年3月,長達7個月),印度國防部正在想盡一切能想到的辦法,解決8萬大軍過冬的燃眉之急。

拉達克地處高原,海拔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惡劣,人煙稀少,加上極度缺氧和缺少後勤保障,一般人很難挺過漫長的冬天。特別是在印巴對峙的錫亞琴冰川,世界海拔最高的戰場,海拔5000多米,駐守在這裏的印軍每年因凍傷、雪崩、掉進冰縫而死亡的士兵不計其數。被譽爲“死亡天堂”。

印度在印控拉達克地區佈置重兵的原因,是想應對東西兩線的緊張局勢,那麼這個漫長的冬天他們能挺過來嗎?

最近,印度國防部和內政部向印度邊境公路運輸機構下達加快冬季物資的儲備運輸任務,印度邊境公路運輸機構在實施任務後,發現冬季來臨前,要把30萬噸建築材料從平原運到拉達克地區,至少需要2萬名勞工和大量運輸車輛,才能確保駐拉達克部隊的營房、公路、陣地和德普桑平地機場以及其它直升機坪的翻修和建設同步進行,否則無法完成國防部和內政部下達的任務。還有拉達克地區的油料、彈藥、越冬裝備、醫療急救物資和戰地醫院等缺口更大,再給一個月時間恐怕也難以全部運輸到位。

更恐怖的是,即便高原上物資能夠到位,這麼多人擠在高原,上廁所卻是一個大問題。

印度駐守在錫亞琴冰川和周邊地區的部隊,基本沒有廁所,一般都是露天解決。他們不是不想修廁所,實在是沒地方可修。冰川上全是厚厚的積雪和冰塊,地面上確實沒有地方可以生根,要想在這裏修一座公共廁所比登天還難。所以至今,印度在高原上沒有修建一座廁所。

1984年,印度佔領錫亞琴冰川及周邊地區,並派士兵駐守,一般都是在雪地或冰縫中排泄,然後用鏟子剷起冰雪進行覆蓋,人少對環境的污染較少。後來駐守人員越來越多的時候,印軍排泄物對冰川和雪地的污染越來越大。

錫亞琴冰川常年溫度在零下30度,冬季更會降至零下45度,印軍排的糞便因常年處於低溫,與冰雪凍在一起,不利於微生物分解。日積月累,糞便越積越多,與積雪混合,積雪一旦融化,直接污染了飲用水(駐高原的印軍,一般取積雪爲飲用水),進而遭遇傳染病的困擾。

印度爲解決高原上士兵上廁所問題,減少傳染病流行,曾在錫亞琴印軍大本營安裝了一套生物消化廁所繫統,讓附近駐地士兵集中到大本營上廁所,糞便雖然是降解了(有些根本無法降解或降解不夠),但糞便殘渣被印度士兵集中倒進白雪皚皚的深淵,對環境污染仍然較大。

糞便處理不完,積雪繼續被污染,印軍最後不得不採取過濾飲用水的辦法,儘量保證飲用水衛生。

現在印度在拉達克駐軍8萬人,在冬季來臨之前,士兵們的排泄問題不得不再次提上議事日程,在建廁所和設置移動廁所之間猶豫不定。特別令人煩惱的是,糞便的處理問題,是繼續就地覆蓋,還是拉到低海拔地區進行無害化處理。

以前,印軍在錫亞琴冰川及周邊地區(包括什約克河和德普桑平地)駐軍僅有數千人,現在一下來了數萬人,排便一下成了大問題。不要印度士兵挺過了冬天,卻倒在了後來的傳染病暴發期。

目前,印度在拉達克的前線部隊已發生重大疫情,已經有101個軍人感染病毒,印軍醫生正在進行積極治療,避免病毒擴散。同時印度前線部隊還遭遇其他傳染性疾病的困擾,比如肺結核、肝病等,是印度前線士兵發生率最高的傳染性疾病。

印軍在拉達克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緩慢,因爲沒有廁所,前線的印度士兵仍然只有露天排泄的選項。洗澡也是一個大問題,因爲燒水需要大量的燃燒,在高原上的印軍也只能兩個月洗一次澡,或採用無水凝膠洗澡(類似我們常用的無水凝膠洗手液)。

(曾明偉/文)

南威島1975年被越南侵佔,越南在島上建有機場,怎麼解決供電

班公湖是中印邊境湖泊,爲什麼會呈現東西兩段的不同景觀?

南沙日積礁,我國古代漁民在南洋進行貿易的始發港,現被越南佔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