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令人感慨,電視劇《三十而已》自從開播人氣便一直居高不下,一度拿下豆瓣8.2分的好成績。

可隨着超前點播開啓,一些尚未播出的片段在互聯網流傳甚至售賣。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結局被提前劇透。很多觀衆因對人物結局十分不滿,紛紛指責質疑編劇,豆瓣的評分也從8.2下滑到了6.9。

這1.3的評分差距看似微不足道,對電視劇口碑的打擊卻是致命的。

翻看網上評論可以發現,很多網友之所以對大結局感到不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前期在婚姻中冷暴力的陳嶼,忽然就洗白了。

2》打拼多年、一直夢想留在上海的王漫妮,竟然突然跑去留學。

3》又爽又颯的顧佳不僅收拾爛攤子,還肩負起送老公情人的重任,而叫人恨得牙癢癢的林有有竟然全身而退。

結合電視劇之前劇情,很顯然這樣的結局根本不能達到觀衆預期。

尤其是林有有的結局,讓很多人意難平。以至於編劇張英姬一再解釋《三十而已》並非是一部爽劇,也難獲認同。

針對網友不滿大結局的爭議,編劇張英姬是這樣回應的。她說林有有是喪失全部尊嚴離開的,顧佳所做的一切是出於角色立場,而鍾曉芹的成長跨度是最大的……

換言之,對於結局編劇有自己的考量,她更希望將生活中現實的一面展現給觀衆。奈何網友並不買賬,他出面回應遭受的仍舊是冷嘲熱諷。

實事求是,《三十而已》後期的劇情確實不如前期看得過癮,可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曾說過:生活就像一顆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就拿《三十而已》中的3位女主來說。鍾曉芹好不容易擺脫了大男子主義的陳嶼,觀衆聲聲叫好,覺得與這樣不體貼的男人就得離婚,可最後的結果兩個人又復婚了。

被家人一直催婚的王漫妮,在回老家後,並沒有按部就班的相親結婚,反而重回上海,最後又決定去國外留學。

顧佳呢,前期家庭圓滿、事業成功,與許幻山是衆人最羨慕的一對,最後卻因林有有的介入,走向了離婚。

這樣的劇情確實不爽、 也不過癮,可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有的人繞了一大圈才發現,什麼樣的婚姻更適合自己。

有的人遭受了無數的打擊挫折,走了很多彎路,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有的人就算是再堅強,面對支離破碎的婚姻也無可奈何。

還有的人,就算是犯錯遭受道德譴責,也依舊能全身而退。

這就是現實。

說到底,編劇的方向並沒有錯,世事無常原本就是生活的一種常態。

陳嶼前期確實表現得太大男子主義、不夠體貼,但是離婚後的他改變了許多,而鍾曉芹在流產、離婚、與鍾曉陽的感情糾葛中也逐漸明白,人要先獨立再相愛的意義。

體會到身邊人的好,懂得如何去愛人和付出,因此堅定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說他們的復婚並不意外。

再說王漫妮,她一直渴望留在上海這座大城市。爲此她起早貪黑的努力工作,渴望夢幻懸殊的愛情,拒絕父母安排的老家生活。

可在愛情失敗後,她便不再執着。一座城市再好自己如果沒底氣,也始終是一個外來者,所以她纔會選擇去個人深造出國留學,重塑自己的自信和底氣。

而顧佳,她一直堅信婚姻的美好,活在父母的婚姻憧憬中。她嚴於律己,要求自己活成優秀的妻子、媽媽、女兒,很多時候她做得天衣無縫,力求完美。

遭受背叛,固然是很沉重的打擊,但是面對背叛,沉着應對,果斷離婚,也是一種勇氣。

顧佳其實並不是原諒了許幻山和林有有,而是選擇了與自己妥協。

所以,她纔會和許幻山說“我們走到這一步,不全是你的錯,也有我的錯”

至於林有有,很多人都渴望她有一個悲慘的結局,以平復對小三的憤怒。

那些“撕着對方頭髮在街上破口大罵”的生活類視頻給了我們一個暴力解決的參照,讓所有人都誤以爲類似事件的解決辦法都得是聲嘶力竭,狼狽不堪的。

可實際呢,面對此類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比如顧佳,她更願意理智的去處理這件事。

或許林有有這輩子也不知尊嚴爲何物,可那又如何?在許幻山和顧佳的婚姻中她可以僥倖離開,並不代表她每一次都會如此幸運。

仔細分析下來,大家會發現,這樣的結局對劇中每個角色而言,未必不是最好的,實在不必耿耿於懷。

說實話,看到網上那如潮的罵聲,和持續下滑的評分,真的替編劇感覺委屈。

我在想,如果樣片沒有泄露,按正常節奏播放,觀衆看過劇情的人物成長變化,有一個心理的過渡,《三十而已》是不是就能避開開高走低的結局?

相關文章